妙禪佛寺的建築藝術
─日治時代的台灣佛寺風格探討
陳清香
1998佛教建築設計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暨論文集
1998年出版
23-41頁
.
23頁
摘要
論妙禪佛寺的建築藝術─日治時期台灣佛寺風格探討。
所謂妙禪佛寺,是指妙禪法師所創建的佛寺。妙禪法師新
竹人,生於 1886 年,圓寂於 1965 年,早年浸淫於儒家經典
,精於琴棋書畫,詩詞藝術,文采風流,中歲以後棄儒從佛,
渡海參學,足跡遍及中國大陸、日本、南洋、印度,歸台後創
建佛寺,彰顯楞嚴、法華義理。
妙禪法師所創建之佛寺經確認有獅頭山金剛寺、水濂洞、
新竹北埔金剛寺、台中寶覺寺、新豐鳳山寺等。
本文即以這幾所佛寺為例,依其創建年代,並比對同時代
的建築構造,而就建築空間布局,外觀式樣裝飾手法等諸項,
來探討日治時代的台灣佛寺風格,以及其所反映的時代意義。
關鍵詞:佛教藝術(Buddhism art),
佛寺建築(Buddhist temple construction),
閩南式建築,日式建築(Japanese style construction),
建築藝術(construction art)
24頁
一、引言
佛教建築是佛教文化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早在紀元前
五百年,釋迦世尊在成等正覺之後的弘法歲月,便有顰婆娑羅
王建竹林精舍,給孤獨長者建祇園精舍,以貢獻給世尊作為說
法教化的道場,這是最早的佛教建築,不過這兩處精舍今已煙
滅無存。而世尊涅槃後,各地教徒為世尊起塔供養,以紀念世
尊的教化,這種被稱之為窣堵坡(stupa)的佛塔,便成了早期佛
教建築的重要遺構之一,隨著佛教的流傳發展,歷代護法名主
的倡導,佛教建築便有石柱、佛塔、石窟、僧院、禮拜堂等諸
多不同形式的出現。
佛教入華後,這些不同形式的佛教建築,也相繼進入東土
,由於中國的風土人情不同於中亞、印度,因此,佛教逐步華
化。而華化後的佛教建築由石窟演為木造殿堂或僧房,亦即佛
寺。佛塔也有密檐塔、樓閣塔、喇嘛塔、金剛寶座塔等不同的
形式。其中佛寺尤其成為佛教建築的主流,影響及於韓國、日
本。且遍及江南、閩粵。佛寺的群組佈局、殿宇的外型結構、
屋頂、樑柱、藻井、壁間、窗門等的各項裝飾等,在長時期歲
月的累積下,已和中國本土的儒、道思想相結合,而形成一套
完整的中國佛教建築風格。
自十七世紀以下,漢文化逐漸東渡台灣,中國佛教建築中
的閩南式樣,也隨著閩粵移民的佛教信仰而入台。
台灣的佛教建築,雖就史實而言,明鄭時代已有來自福建
黃檗宗的禪門法脈,似乎也應有佛教寺廟的興建(註1),但現
存島上最早的佛建實物遺構,僅可追溯到清領時代,就建築式
樣而言,此時的佛寺,應屬中國南系式樣。
到了1895年,甲午戰後,台灣划割讓給日本,在日本統治
的五十年中,自日輸入了八宗十二(註2)的日式佛法脈,也帶
來了東洋風格的佛建式樣。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日本的佛教力也隨之自島上撤離,
台灣走入了國民政府統治的時代,佛教建築,興起了以中國北
方宮殿為外貌的新風格,其實此僅是屋頂外貌而已,一律鋼筋
水泥混凝土的建構。
自民國37年至76年間,政府實施戒嚴,戒嚴時期的佛建,
必須依照內政部所規定的式樣,才能核發建照。但解嚴以來,
對於佛寺的建築外型,不再硬性規定佛 建寺樣逐走向多元化。
對台灣佛建的發展過程中,日治時代的遺構,由於仇日情
節的政策導向下,
25頁
在戰後幾年之間,遭受大肆毀壞拆除之運,至今已所餘無幾了
。日式的佛建,建造時間往往未滿百年,不能指定為古蹟。因
此要瞭解1895∼1945年之間的佛建風格,只能就可數的的幾棟
建築遺構,再加上少數的文獻圖片去揣摩一、二了。
概言之,日治時代的佛建風格有三大源流,一為傳統閩南
式,那是以縱軸式的院落布局或三合院四合院式,單體建築呈
現屋脊燕尾翹,脊上有龍鳳裝飾,或加西施脊、三川脊、斷檐
升箭口、假四垂、蜘蛛結網(註3)等特徵,超出了原有
閩南式之外。如艋舺龍山寺、北投法藏寺(註4)等。
二為日式東洋風的佛寺,此種樣式,外觀較厚重,屋頂正
脊、垂脊均平直,脊上無飾物,屋頂以黑瓦取代有色的琉璃瓦
,歇山面向前,或唐博風的正面,多有抱廈為玄關等等,如台
北真宗本願寺台灣別院,淨土宗台北開教院(今善導寺)(註
5)等。
三為西洋歐風式的佛寺,此種佛寺,以鋼筋混凝土為建材
,或用磚造,外型遠離了東方建築語彙,好用希臘式圓柱,有
柱頭裝飾等,如台中毘廬禪寺、觀音山凌雲禪寺(洋式加部份
的閩南式)(註6)。
本文為探討日治時代的佛建藝術風格,僅舉日治時代的高
僧妙禪法師所興建的佛寺為例,依其創建年代,比對同時代的
建築遺構,而討論其空間布局,外觀式樣,裝飾手法等,進而
總結其所反映的時代意義。
首先介紹妙禪法師生平。
二 妙禪法師生平簡介
妙禪法師,字閒雲,別號臥虛,俗名張煥年,台灣新竹人
,前清光緒十二年(1886)八月生於新竹縣竹東郡石壁潭村,
父親萬史公是當時的名醫。妙禪法師自幼聰穎,曾入私塾學堂
接受傳統儒學教育,及長漸精於琴棋書畫及塑佛藝術,名重於
一時。
妙禪法師後來棄儒師佛,曾渡海遠赴福建興化拜後果寺住
持良達上人為師,並再雪峰掩關三年,精研佛理。之後五年,
遍訪中國大陸的名山勝地,以體驗各宗門的精髓法益。
妙禪法師返台後,首創獅頭山金剛寺,不久榮任圓山鎮南
學林漢文教師及布
26頁
教講師之職。南瀛佛教會成立後,並先後任南瀛佛教會的理事
及教師之職。隨即應邀遠赴日本,瞻禮東瀛佛教道場,進詣京
都臨濟宗大本山,接受大本山管長授與"開教使"之職。(註7)
他又與本圓法師同往南洋參訪,足跡遍及泰國、印度、馬來西
亞、新加坡等地,在當地行醫,又講經授徒,也留下不少書畫
墨寶。
妙禪法師曾於大正三年,(1914,民國三年)於獅頭山創
建金剛寺,水濂洞(註8),八年後(1922),又在新竹北埔鄉
南埔村建金剛寺,五年後(1927),在台中完成寶覺禪寺的興
建,越十年,又於新豐創建鳳山寺,民國四十二年又再度重建
北埔金剛寺。
妙禪法師開山的佛寺,寺內所供奉的佛像均由法師親手所
塑作,因此今日在獅頭山金剛寺,台中寶覺寺,北埔金剛寺內
所見佛像都有同一的風格,而非他開山的佛寺佛像如種福堂內
佛像也是出自其手。而台灣早年著名的塑佛名家彭雲技(俗名
阿技司)便是妙禪法師的高足。
除了建寺,對於開闢道路、造橋築亭、濟困扶急、仗義疏
財等公益事業,妙禪法師均十分熱中的參與,是一位真正行菩
薩道的修行人。
對於義理,妙禪法師深研楞嚴經、妙法蓮華經,並且經多
次解說,赴全台各地弘法。因曾參訪各地道場,熟悉佛門各式
禮儀,民國五十一年編譯"佛門常用儀式軌範",由國際佛教文
化出版社出版。可知法師是精於律儀的高僧。
民國五十四年八月,妙禪法師坐化於新竹北埔金剛寺,享
年八十。其門徒眾多,其中新竹法源寺的斌宗法師便是極富盛
名者之一。法師一生琴、棋、書、畫、醫學、塑佛、建寺等樣
樣皆精,乃致講經弘法,深入經藏等,仍能恪遵出家人的本分
。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全能高僧(註9)。
有關妙禪法師的生平,筆者曾在現代佛教會的台灣學術研
討會發表過(註 10),至於在書法、繪畫、塑佛方面的成就,
筆者有另文討論(註 11 ),本文僅就妙禪法師所創建佛寺一
項例舉其遺構,而分析其建築風格,依創建時代先後為序,首
先談談獅頭山金剛寺。
三、獅頭山金剛寺
獅頭山金剛寺是妙禪法師所創建的佛寺中,現存年代最早
的遺構,位於新竹峨嵋鄉獅頭山七星村。是屬於獅頭山佛教名
勝群(註12)中的一個景點,和多數
27頁
的獅頭山佛寺一樣,是依山中岩洞為寺,或許岩洞是天然成形
,或許是再加以開鑿修建而成。金剛寺所在的岩洞面積和體積
均相當寬敞,足夠容納三、五十人在內並不迫促(圖1)。
圖1:獅頭山金剛寺
就平面布局而言,金剛寺屬於三合院的式樣,大雄寶殿被
鑲在岩洞之內,岩洞之前為庭院,庭院左右再以磚石砌成廂房
。廂房之前,再圍上矮牆,正中立二門柱,因此也可以說是四
合院式。寺前右側不遠處又立了一座山門,山門前為相當陡峭
的石階,兩旁砌扶手。山門之設,依稀有大陸叢林寺院的景觀
。
大雄寶殿由岩洞砌成,故無屋頂,樑枋或檁椽等大木作的
工程,不過大殿內陣倒是作一番修飾,正壁依石壁立四柱分隔
成三大佛龕,正中供釋迦佛即迦葉、阿難兩尊者,龕楣上書"大
雄寶殿",左右兩小龕供韋陀和關帝二護法尊者,正左龕則供騎
獅的菩薩,龕楣上書"同登彼岸",正右龕則供地藏菩薩,龕楣
上書"共証菩提"四字(圖2)。
圖2:獅頭山金剛寺大雄寶殿
佛龕的橫眉灰色為底,白色的浮雕花紋,有供養飛天、雲
朵、捲草紋,摩尼寶珠紋等等,細緻典雅,正中的上供桌是石
頭刻成,和佛龕石柱同一色,主導佛像的光背以彩繪成二圈,
一圈藍色底的化佛紋,一圈黃色的火焰紋,簡潔、明亮。
大殿的正面,採三開間式,三間紅木門,均採軌道式的開
關,木門上端鑲玻璃,增加透光。大殿前廊另立四圓柱以頂住
前簷,四根圓柱柱礎成圈,柱頭則飾以棕葉加捲草,形成科林
斯式的裝飾,四柱頭橫梁外,另有仿木製斗栱的支撐物,以擎
住石簷。石簷之上為石壁,石壁正中有妙禪法師所題的"巖石傳
經"巨幅刻字浮雕。字跡蒼勁渾厚,雖經數
圖3:獅頭山金剛寺岩洞上的刻石"巖石傳經"
28頁
十年來的風雨侵蝕,仍不減其剛毅之勁力(圖3)。
前廊左右側盡處各有拱形門直通廂房和廚房,廊上天花並
懸掛鐘鼓各一。一般的佛寺鐘鼓多是置於大殿之內,此金剛寺
卻懸於前廊之上。這或許是由於大殿之內的天花乃是石壁,因
不釘木板天花藻井,則石壁難以支撐鐘鼓之重量,而前廊有天
花板,利於支撐之故。
金剛寺大殿之前,左右側有廂房,左側闢為偏殿,內供玉
皇大帝,此未免使人納悶,妙禪法師創建的佛寺,怎麼會供玉
皇大帝?
據聞,金剛寺原名"天公堂",民國三年才改稱金剛寺(註
13),如此,或許妙禪法師未來以前,此處早有岩洞,洞中供
玉皇大帝,被稱為天公堂,妙禪法師來此後,加以整頓,創建
成為正信佛教的道場,但原供的玉皇大帝不能將之廢棄,遂移
駕偏殿供之。是否如此,只待尋得更多資料再考證了。
大雄寶殿因鑲在岩壁內,無從殿堂屋脊之美,但小而雅典
的山門屋脊設計,卻得以彌補一些,山門為三開間上架單檐懸
山式屋頂的磚造建物,屋脊左右燕尾起翹,弧形很美,正脊側
面有花卉剪黏顏色繽紛。門楣上有開卷式墨書題字"解脫門"三
個大字,左右側有對聯詩偈,內側題曰:「解脫門開誰肯入,
浮生夢覺自知歸」。外側題曰:「山靜雲開如是機緣如是法,
鳥啼花放爾時休息爾時心。」(圖 4)
圖4:獅頭山金剛寺山門
整個山門的設計,詩偈題寫,剪黏製作,全出自妙禪法師
之手,整體觀之,典雅、小巧,而深具出塵的禪意。對全金剛
寺而言,亦具有畫龍點睛之效。山門之前為一排階梯,大殿前
矮牆前也有一排階梯,一前一後,迂迴相接,表現了山間佛寺
的呼應之勢。而矮牆內的四合院,有農村鄉土的氣息。而作為
寮房的廂房和大殿的動靜關係是儒家尊卑倫理的表現。總之,
金剛寺是閩南式,也是客家式的,只是殿內的供佛式樣,則已
漸脫離傳統閩南式,廊柱的式樣更是承接了西洋建築語彙,這
是二十世紀初,台灣佛寺最初吸收到的洋風。
四、獅頭山水濂洞
29頁
金剛寺位於獅頭山的半山腰,居高臨下,視野高廣,而水
濂洞雖同屬獅頭山,但位於山谷溪澗之間,地勢較低,據金剛
寺徒步山路約須五十分鐘的腳程,其建築式樣和金剛寺十分類
似,也是依岩洞開鑿而成的洞窟佛寺。
水濂洞內的岩洞共計三座佛像,正中佛龕之楣題曰"大雄寶
殿",左右側龕楣分別題"寶相莊嚴",和"極樂淨邦"的字樣。正
中佛龕較大,內供五尊像,正中釋迦世尊,兩脅侍弟子迦葉。
龕內壁為白牆,外有玻璃框罩。
主龕兩旁有對聯詩偈曰:「梵剎莊嚴,溪聲盡是廣長舌,
音宣妙法,山色無非清靜聲。」主龕兩側是十八羅漢龕,左右
各供九尊羅漢像。左右兩側龕,也以玻璃罩住,兩龕均供地藏
菩薩坐像,一頭戴冠帽,一光頭圓頂坐在靈獸之上。
整個三座佛龕,自正龕至左右龕,龕面均貼白色瓷磚龕楣
作成象徵性的拱形及方柱線條,以增加佛龕神殿的氣氛。
大殿無門無窗,也無屋脊藻井,顯得十分簡陋,牆上有一
"圓通廣大"匾,看來年代較久。大殿之前築有紅磚矮牆,柱上
題款曰:「無人無我觀自在,非空非色見如來。」那是在戊申
年(五十七年)重修時所留,短牆之設,一如金剛寺(圖 5)
。
圖5:獅頭山水簾洞
由於左龕內(極樂淨邦龕)供著數十個牌位,而正中的一
方寫著"開山主德慧(右行)妙禪(中行)普慧(左行)長生祿
位"的字樣(圖6),因此可以認定妙禪是水濂洞的開山祖師無
誤。就開山年代而言,必與金剛寺相去不遠。
圖6:獅頭山水濂洞開山祖妙禪長生祿位
五、台中寶覺禪寺
台中寶覺禪寺位於台中市北區健行路140號,該寺創建於日
治時代昭和二年(1927,民國十六年),原由妙禪的師父福建
興化後果寺良達法師來台倡議為興臨濟宗而發起募建此寺,妙
禪或基於師父的慈命,努力奔走勸募和詳加規劃,曾
30頁
經經歷三年才將大雄寶殿落成(註11)。
妙禪法師在寶覺禪寺落成以前已經東渡福建,在雪峰掩關
三年,又經五年的遊歷中國名山古剎,之後又曾遠渡日本參訪
東瀛名所,且獲得京都臨濟宗大本山管長授與開教使之職,並
榮任台灣南瀛佛教會教師之職。
既有親身瞻禮中日佛教名寺的經歷,則寶覺禪寺的規劃設
計必是離不開此二大源流。
今日的寶覺禪寺,雖然在外部有小部份的粉刷整修保養,
但基本上還是維持原樣結構(圖7),甚至寺內所供奉的佛像,
供桌的陳列等,均和日治時代差別不大,從昭和七年所遺留下
來的圖片,便可得知,那或許是因為台灣在光復之後,寶覺禪
寺住持宗心法師(林錦東)(註15),仍然和日本方面保持良
好關係之故吧,以下討論此寺的建築風格。
圖7:台中市寶覺寺大雄寶殿外觀
(1)空間布局
寶覺禪寺是位於台中市內,面對著十公尺寬的健行路,在
日治時代的地址是台中州大屯郡北屯庄北屯五五五番地上,其
面前是一片平原,視野極佳,而從大雄寶殿到山門入口處的前
導路段,也有數十公尺之遙,前導部份分兩旁的樹木已濃鬱遮
天,樹下的圓形矮護牆,是夏日乘涼的好地方,因此進入山門
後,很快的便隔開了馬路的喧囂,而進入清靜的淨域。寶覺寺
雖不採用中國宋明以下中軸式的叢林佛寺布局,沒有天王殿或
彌勒殿置於大雄寶殿的前端,而形成縱軸線院落布局。但山門
(近年才興建)段的前導部份也可以取代第一院落的功能。
當大雄寶殿落成之後,妙禪法師任第一任住持,其後賴耀
禪、廖罡宗先後繼任第二、三任住持,也曾自京都大本山管長
神月徹宗法師奉迎了日本天皇的聖壽尊牌位。大雄寶殿的兩旁
有功德堂,左有大悲講堂等建物,三座建物緊臨而居,正面並
排形成一直線,但大悲殿和功德堂高度較大雄寶殿為低,以突
出主建的氣勢。
寶覺禪寺佔地相當遼闊,自1927年創建以來至今已七十年
,寺內建物逐次增建,除了七寶塔外(註16),尚有彌勒大佛
護宅、地藏菩薩亭、解夢觀音亭、日本納骨塔、友愛鐘樓等等
,都是光復後才興建的。若就全寺已建的殿堂布局而言,那是
較傾向於日式廊院式的布局,而非縱軸式的布局。
31頁
(2)大殿結構
寶覺寺大雄寶殿是一座平面呈正方形的建築物,正面五間
,進深五間,重檐歇山頂,由於上簷和下簷間四周均開窗,外
觀看來似是二層建築,但內陣實際僅一層。
就如傳統建築一般,整棟可分屋頂、屋身和基座三部,基
座高約不到一公尺,屋身從地板到上簷橫樑高度約六公尺,若
再加上正脊的高度則再八公尺以上。
大殿內陣實牆內為正面三開間,進深三開間(40台尺×40
台尺)除了牆柱和門柱之外,殿內尚有四根圓柱(金柱),以
撐住屋頂及八角形華麗的藻井。明間供奉釋迦世尊像及阿難迦
葉尊者立像,像前懸有昭和己巳年所題的"大雄寶殿"匾。
次間則供奉阿彌陀佛和藥師佛巨像,但像前的供桌上又別
立觀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像。
大殿的四周各有石柱六根,立在石階基座之上以支持下簷
,形成迴廊,前廊的石柱下方上圍,均有題字,柱頭以棕梠樹
葉狀做成作蓮式後飾,簡潔而典雅。三開間的木框玻璃門均以
軌道式的左右接曳為開關,那是不同於閩南傳統式大門以軸心
百葉式的開關,正中門楣上伸出七支斗栱,以擎住前梁,天花
上有八角形法輪為飾,一如內陣前間藻井,頗饒趣味(圖8)。
圖8:台中寶覺寺前廊圓柱
(3)重簷歇山頂
大殿屋頂為重簷歇山式,正脊平直,長度約為屋簷寬度的
三分之一,屋頂以黑瓦覆頂,牆面為紅磚,這是時代的風尚,
屋頂側面為歇山面,三角形的山牆有木製懸匾為飾,這是東洋
風格的影響,同屬日治時代建築的善導寺,其屋頂亦屬歇山頂
,但善導寺歇山面向前,歇山面同樣列有懸魚造型,古樸莊重
。
上簷四周每面各有插栱四組將牆面分隔成三面,三面左右
各有開窗。下簷則直接撐在圓柱上,不用斗栱。
32頁
(4)內陣裝飾─藻井天花
位於大殿正中的八角形藻井是寶覺寺在建築藝術上的一大
精彩處。原來大殿內陣共計九間,分隔若井字,最內部三間及
明間和次間為三方佛供奉處,而整個九間的天花除正中之外,
八間全用木板釘平,是名符其實的天花板,但左右側及外側間
天花板的正中,另開了一個小形八角形雕刻紋飾,正中垂一線
,正好可垂掛鐘鼓、油燈、那是使天花板不致太單調又有實用
的功能。
內陣九間正中的藻井共計四層,從梁間高度(約六米)逐
次挑高,面積並逐次縮小。藻井的形狀也由正方形削角而成八
角形,以斗栱向上出挑,每層各用三十二支斗栱,共計三層,
三層之上則形成覆缽穹隆形,以十六瓣蓮瓣拱著正中八角形繪
上寶相華後,彩繪以大紅色鑲寶藍色,看起來十分富麗華貴(
圖9)。
就天花藻井的布局而言,左右對稱,前後協調,在平版樸
實的八間外圍中,挑高了正中鮮豔的藻井,而正中藻井雖是八
角形四層,但向上內縮的效果,也幾乎是半圓球體型,也就是
穹窿覆缽頂。
從另一個角度看來,這個藻井極類似壇城唐卡。那是可以
想像悟道的。
從斗栱出挑的造型而言,那是閩南式寺廟建築在日治時代
的一大成就,如修建於1908年致1912年的北港朝天宮龍虎門藻
井─蜘蛛結網式(註17),1922年重修的鹿港天后宮前殿藻井
(註18)等,都有若干的相似之處,而和華北江南的鬥八藻井
則做法完全不同(註19)。
(5)殿內的匾聯
寶覺禪寺大殿內的另一特色是,殿內匾額多,對聯多,幾
乎佈滿了大殿內可以懸掛的空間。茲依序錄之如下:
明間主釋迦佛正前方,位於八角藻井底層處,題曰"大雄寶
殿"下款是賴培元敬謝,明間左側次間,藥師佛像前方題曰:"
法不思議"(昭和五年),左側次間,藥師佛像前題曰:"妙湛
總持"(昭和六年)。八角藻井正前方題曰:"雷音遠震"。
33頁
左側次間再前方題曰:"慈雲遍佈",右側次間再前方題曰。"法
雨繽紛"。這些匾額均屬昭和年間的名流所題。民國以來,某些
昭和字樣均被刮去。
至於對聯,那是遍大殿內外的石柱,大門外的方柱上,題
的是:"寶山遍種菩提樹,覺苑常開智慧花"(圖10),圓柱內
側一對是"寶樹根從心地養,覺過路自性天開"。在大殿內明間
前二紅色圓柱上題曰:"寶相本莊嚴無我人無色相,覺心自清靜
即智慧即佛心"。又曰"寶坊淨地何須掃,覺性空門不用關"等。
這些對聯幾乎都是以寶覺禪寺的寺名為首字作對,但也離
不開修養,激勵精進修行的法語。在繁複的圖樣紋飾之中,加
上了楷書匾聯,提高了文學氣息。
六、新豐鳳山寺
鳳山寺位於新竹縣湖口鄉波羅村41號,是妙禪法師繼台中
寶覺寺之後所創建的佛寺。寺創立於昭和十二年(1937),今
日所見的殿宇是近年重建,原有拆下來的木柱棟樑等殿宇零件
仍在,據住持日常法師云:「尚存本寺內地下室中存放,若有
機會,願意在寺中適當場所,予以復原。」
由於原有妙禪寺所建遺構已遭拆毀,若要復原,仍待時日
,今日僅能以寺中尚遺若干舊照片,以及昭和16年(1941)出
版的圖錄上(註20)(圖11),仔細推敲一番了。
依出版鳳山寺圖錄文字記錄是:
所在地:新竹州新竹郡湖口庄波羅段一六一番地
宗屬:臨濟宗妙心寺派
本尊:釋迦牟尼文佛
住職氏名:張妙禪
在住者數:十餘名
創立沿革:本寺院г昭和十二年春頃名望家何騰鳳、徐
慶旺外Ю數名в有志Я依э創立發起Дя淨
財⑥集фЪリ事Я著手Ё間х無ヱ竣リЁУ
юхвЮэ。
山崎驛ыэ距юヵЬ十八町ЯЁЪ目下靈塔
、圖書室等建設З計劃中Юэ。
住職張妙禪師履歷:妙禪上人г全島Я於Ъ有名Юю宗
教家ЯЁЪ藝術Ях長Ж
34頁
琴棋書畫Я天才的技能⑥有Ё禪學Яг多年研究Ё文學⑥х好
т仝人Л門下Я參Зю者多Ё。
由以上兩段日文資料,可知鳳山寺是由當時的名人何騰鳳
、徐慶昭等十數位發起興建的,在1937年春竣工,在1941年之
後,逐次計畫在不遠的十八町興建寶塔和圖書室。而妙禪法師
是擔任第一任住持,在當時被譽為有名的宗教家,長於藝術,
具琴棋書畫的技能,又多年研究禪學,因此門下參學者甚多。
至於鳳山寺的建築式樣,依圖片看來,是一座四合院式的
布局,大殿應屬正面三開間式的磚牆砌建,屋頂為懸山式,正
脊為弧形,兩邊作燕尾起翹,正脊上雖無任何龍鳳或人物像裝
飾,但脊段厚度加高,形成西施脊,頂面以樸實的瓦片覆蓋。
大殿左右兩側另有高度較低的邊間,屋脊和大殿屬同樣的
弧度,也向左右側作翼角起翹,外觀十分協調。
從這張不是很清楚的圖片看來,在邊間之前,尚有左右廂
房,即俗稱護龍的偏殿,其簷下依稀可以看見木製的斗栱和磚
疊澀以支撐屋檐。
大殿正前方處為前庭,是一個較為廣闊的空間,前庭有座
半人高的矮牆,和左右偏殿連起來,便形成四合院,此種矮牆
之說,和前述的金剛寺、水濂洞及妙禪法師的老家等(註21)
都有相同的結構,那是客家村中較為華麗的建築。鳳山寺既是
妙禪所創建,則遺有妙禪俗家的客家風格,也是必然的。
鳳山寺的前庭究竟有多大,從圖中無法讀出,但另一圖片
題為本殿前的映寫實景,卻看來數百人之多,那或許應該在矮
牆之外的座塔吧!
鳳山寺雖是呈現了客家農村建築的風格,可是寺內卻是十
足的東洋風,從圖中,可見到所供奉的佛像,有釋迦佛、觀音
菩薩、白玉佛等作一字縱式排列,其佛龕只見簡單拱形裝飾,
天花上有垂燈,供桌上有香爐、雙燭供果等,這些陳列均十分
日式化,全無台灣傳統寺廟內陣的裝飾文樣。或許在日治時代
的晚期,日本殖民政府大力推行皇民化運動之故吧。
七、北埔金剛寺
35頁
北埔金剛寺位於新竹北埔鄉南埔村,原建立於大正十一年
(1922),民國四十二年(1953)重建,民國八十三年再修建
廂房。其中大正十一年和民國四十二年所建造者均由妙禪法師
一手規劃創立完成(註22),不過大正十一年原構已無存,至
於四十二年所興建者,當八十三年倡議重建時,該寺的住持及
僧眾等,幾乎全數主張全部拆除重建,後經林志成建築師的奔
走溝通,各方協調,才能很幸運的將大雄寶殿予以保留下來。
金剛寺大雄寶殿是重簷歇山頂,正面五間,進深四間,屋
頂正脊成弧線,向左右舒展成燕尾起翹式(參見正側立面實測
圖,由沈大豪與鄭凱文實測繪圖),正脊加厚高度為西施脊,
上有複雜華麗的紋飾,再加雙龍戲珠立於脊頂,雙龍的姿勢是
以龍頭向上,龍尾伸向內側,此不同於北部寺廟龍頭在前,龍
尾在後,顯得氣勢十足。(圖12)
歇山頂上,沿著正吻而下的垂脊規帶,其走勢如正脊的反
曲弧線,在緩和下降中,最後又起翹反捲,猶如中古時代(五
至七世紀)的捲草紋樣,四垂脊如此,稱低的四戧脊及下簷的
四角脊也是同樣造形,於是整個大殿的屋頂,共計二正脊翼角
起翹,四垂脊、四戧脊、四角脊等均是以捲草紋樣為收尾,如
此二燕尾,十二捲草立在蒼穹之間,無論那個角度瞻仰它,都
有振臂飛翔,而
36頁
又舒緩、莊重的美感(圖13)。
除了九脊重簷上的裝飾手法呈現了閩南式寺廟風格之外,
大殿的架構其實是類似於台中寶覺寺的,如上簷和下簷之間,
正背面開三窗(正面之中被鑲住寺名的匾額),左右側開兩窗
,又如大殿立在基座之上,從前庭到基座必登石階拾級而上,
不過寶覺寺的石階置兩旁,金剛寺則位於正中。
金剛寺的平面無分內外陣,整個平面呈長方形(參見平面
實測圖,由沈大豪與鄭凱文實測繪圖),前廊有柱六根,正中
兩根漆成紅色,後廊減為四根,柱頂以斗栱撐住下檐,斗栱是
仿木製式樣,而特之簡化。上檐的斗栱亦如此。圓形石柱的柱
礎,和柱頭紋飾,已沒有西洋式如希臘的科林斯柱頭,或棕梠
葉形式,那是回歸到台灣傳統閩南式的建築語彙。
金剛寺的大殿外觀十分華麗,但殿內卻異常樸實,不同於
寶覺寺的是,殿內無支柱,空間寬敞(見平面圖),殿內正中
以玻璃櫃為佛龕,供奉釋迦牟尼佛,是做結跏趺坐,一手作施
無畏印的姿勢,這是妙禪法師親自塑造的,莊嚴整秩,兩旁省
去了迦葉和阿難弟子像,也沒有藥師佛和阿彌陀佛配成三寶佛
,而以接引佛畫像和蓮花供奉,主尊像前尚有西方三聖像和自
在觀音像,而將原有的彌勒像置一旁(此像已移至五觀堂),
此反映了當代的金剛寺以修持淨土宗為趨向,擺脫了前清佛教
以民俗式的觀音為主尊的範例,也屏除日式禪宗系統的習慣,
據因今日金剛寺的住持心瑋法師曾經受教於台中李雪廬老居士
座下,嚴持淨土法門。故大殿陳設十分簡潔單純。
不過大殿左側前方依然供奉了韋陀尊者和伽藍尊者(因此
兩尊者像也是妙禪師親手塑作),侍立在玻璃櫃內。大殿牆壁
上不尚粉飾,僅塗白色,牆上掛的是警策修行的法語。頂上天
花不飾藻井,採的是徹上露明造,一根根的檁木原材清晰可見
,無任何彩繪,真是直現出本來面目(圖14)。
八、妙禪佛寺所反映的時代風格
37頁
綜上所陳,妙禪法師所創建的五所佛寺,剛好是橫跨日治
時代前期、中期、後期,以及日治結束後十年的建築,就日本
統治台灣的政策而言,自1895年至1919 年是為從武力征服到政
策確立的時期,當時北部已完成了總督府、總督官邸(今台北
賓館)、兒玉後藤紀念館(今省立博物館)、台南州府(今台
南市政府)等大建築,均屬西洋式,紅磚為牆,門廊好用圓柱
,且有希臘式的柱頭裝飾。妙禪佛寺在1914年創建的獅頭山金
剛寺,門廊上的圓柱正是受到此風影響的。而其後興建的台中
寶覺寺,北埔金剛寺,也都好用此式樣的圓柱,只是在柱頭或
柱礎加以變化罷了。
就布局而言,妙禪法師早年的建物,如金鑑堂,獅頭山金
剛寺、水濂洞、慈雲別墅等,雖然家宅、佛寺功能不一,但主
建副建呼應,四合院的格局,均表現了閩南客家的風韻,即使
在1937年所立的鳳山寺亦同。此或反映本土建築風格未隨日治
而改變。
因自1920年至1936年具為日治安撫主義政策的時期,原由
武人出身任總督改派文官治理,改革地方制度,實施地方自治
,將台灣視為日本內地的延長,在建築風格上,西洋風建築已
漸由紅磚全盛的樣式建築走向使用鋼筋混凝土的新建材時代。
但是由於日式佛教的全面入台,日式佛寺建築也興建得更普遍
,例如台中佛教會館,台北淨土宗開教院等,便是屬於東洋風
的佛寺。
而自1937年至1945年是日治時代最後的八年,皇民化時期
,日本全面將台灣島民視為皇民,以組織國語家庭,更改漢姓
為日本姓等為革新方針,日本當局雖然沒有下令所有佛寺必須
悉如日式,但也將島上原有其他的宗教信仰神祇均集中一處燒
毀,名曰寺廟神升天,佛寺雖未全面遭殃,可是佛寺的內陣供
像,卻幾乎被迫改成日式。
妙禪法師所創建的台中寶覺寺,落成於1930年,是日治時
代實施內地延長政策時期,無論寺院外觀或內陣幾乎是日本化
的作風,所幸在藻井前段還留著閩南的風格,而內陣則是全面
皇民化了。
民國42年,妙禪法師重建的北埔金埔寺,可謂是法師晚年
的傑作,因金剛寺大殿高度雄偉,外觀回歸到台灣本土的閩南
寺廟風貌,但又不落入藻飾煩瑣的民俗廟宇設計,僅僅正脊加
上了雙龍戲珠,各脊尾加上了起翹或捲草段,遠遠望之,典雅
而莊重,至於內陣陳設更是掃除了日式佛教的語彙,並反映了
時代的變革。
38頁
妙禪法師在1945年之後,大陸蘇北等地佛教高僧相繼渡台
,他的弘法生涯走入半退休狀,一者年事高,二者大陸僧侶為
佛教活動和本土總有若干差距,妙禪法師所重建佛寺,不採當
時流行的北方宮殿式(如正脊垂直,黃或綠等鮮豔琉璃瓦覆頂
),而以台灣本土式樣,是否是另一個考量呢?
無論如何,妙禪法師在弘法的取向和建築作風上,還是較
傾向日治時代的。他似乎在生命最後二十年,沒有和時代脈動
共鳴,是國民政府遺忘了他?還是新時代的佛教徒沒有接受他
呢?
時境變遷,妙禪法師在佛寺建築,弘法上的貢獻,是不容
抹殺的,他所創建的佛寺,正反映每一個不同階段,在不同政
治環境下,佛教風格的流變,也是社會文化的流變。
注釋
註1:依蔣毓英、高拱乾等所修的《台灣府志》,以及連橫的《
台灣通史》所載,明鄭時代,台灣已有彌陀寺、觀音亭、
碧雲寺、龍湖岩等佛寺,但若進一步考證則竹溪寺當必更
早,而夢蝶園(一度改稱準提庵,今為法華寺),阮夫人
寺(今萬福庵),以及鹿港龍山寺等,在清領以前,均已
有寺的雛形了。
註2:來台之日本佛教,前後共有八宗十二派,真宗木邊派、臨
濟宗、淨土宗西山派、日蓮宗、天台宗、法華宗、華嚴宗
、真言宗、曹洞宗、真宗本願寺派、真宗大谷派、淨土宗
等,見李添春"台灣省通志稿",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
45年。
註3:三川脊是指將硬山、懸山式屋脊中央的一段抬高一架,且
高屋面兩側增加垂脊之屋頂,台灣寺廟前殿使用最多。斷
檐升箭口,是指將中央部份的屋頂整個向上抬高一架,而
與兩側屋頂明顯的斷開之屋頂。垂四垂則是在硬山頂的中
央部份上添加一歇山之屋頂。此均為台灣寺廟屋頂特殊的
造型,與大陸閩粵式已顯著不同。
註 4:艋舺龍山寺初創於清乾隆三年( 1738 ),大正八年(
1919 )時全面改修, 即成今貌,在泉州匠師王益順的
主持下,三殿的屋頂、石柱、藻井等等,均煥然一新,
開創了佛教寺廟藝術的新紀元。法藏寺,是屬於曹洞宗
台灣別院,創立於昭和三年( 1928 ),但佛寺外觀採
重檐歇山頂,屋脊燕尾翹,有雙龍戲珠的閩南式造型。
註 5:真宗本願寺派本願寺台灣別院座落於台北市北門外,屬
於日本淨土真宗, 創立於明治 29 年( 1896,光緒 2
2 年)是一座單檐七開間歇山頂的宏偉建築,正脊垂脊
均平直,脊上無飾物,正脊至博脊的垂直距離相當於博
脊至基座表面,使得屋頂坡度緩和,加上墨色屋瓦,更
形莊重,有如唐建。至於淨
39頁
土宗台北開教院,則創建於同年,雖和前者同屬日式建
築,但本殿(光復後善導寺的大雄寶殿)落成於昭和十
二年( 1937 ),其中單檐歇山頂的歇山面向前,正面
有凸出的玄關,外形成東洋風,但廊柱等造型已融合西
洋式樣。
註 6:毘廬禪寺位於台中,昭和二年( 1927 )創建,西式建
築,左右兩衛塔下為拱門,正門凹進,廊上立五根圓柱
,柱頭以希臘愛奧尼亞式的裝飾,此大雄寶殿摒除了東
方建築語彙,十分壯觀。至於凌雲禪寺位於台北觀音山
,創建於明治四十三年( 1911 ),屬臨濟宗京都大本
山妙心寺派,其中法堂為二層磚石砌造,正面有山牆,
迴欄,方柱頂端呈現希臘多利克式之柱頭裝飾,西洋味
十足。
註 7:有關妙禪法師的生平見昭和七年( 1932 )所發行的 "
全台寺院齋堂名蹟寶鑑 " 後頁 " 張妙禪師略歷 ",以
及南瀛佛教會會扱第三卷,大正十四年( 1925 )。
註 8:有關獅頭山金剛寺的開山的年代, 依張學揖先生所撰的
" 台灣先賢一代宗師釋妙禪簡介 ",謂建於民國初年(
按:此初年或可認定為元年,或可認為民國肇建後的最
初數年是不確定的初年)。若依張文進的 " 台灣佛教大
觀 " 一書的說法,獅頭山金剛寺建於民前二年, 即 1
910 年,若依楊國連的 " 台灣佛寺導遊(三) " 的說
法,則金剛寺建於民國三年,本文即依此。
註 9:以上依張學 " 台灣先賢一代宗師釋妙禪簡介 ", 文載
" 山中忘歲月─妙禪師書畫專輯 ",新竹縣文物協會展
覽系列(四),新竹文化中心出版,民國 87 年 4 月。
註 10:見陳清香 " 台灣佛教史上的藝僧 ", " 台灣佛教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 ",頁 117- 136, 財團法人佛教青年文
教基金會,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
註 11:筆者已完成 " 妙禪法師的繪畫風格 " 一文,發表於
" 佛教文學與藝術研討會 ",1998 年 4 月 12 日,台
大思亮館。
註 12:獅頭山之名,得自清道光年間新竹知縣祭山時,見其遠
望如獅頭因名獅頭山,而最初開洞建寺者據云是大溪的
淨源上人,於台灣割日的那年,建獅岩洞,即元光寺,
其後又有黃開郎、黃柄三等人建勤化堂、輔天宮、開善
寺等,在日治五十年間,寺院逐漸落成,終成滿山皆佛
寺的佛教勝地。而金剛寺的興建或因周遭環境的影響,
據寺內信眾云,妙蟬法師及斌宗法師均曾在金剛寺住過
一段時間。
註 13:見楊國連主編 " 台灣佛寺導遊三,桃竹苗地區 ", 菩
提長青出版社,民國 81 年 7 月。
註 14:依 " 台灣佛寺導遊五,中部地方(上) " 頁 49 的記
載,及 " 台灣佛教名蹟寶鑑 " (昭和十六年, 1941
)均載寶覺禪寺創建於昭和二年或民國十六年,但依新
竹縣立文化中心妙禪法師書畫展覽說明文字,則曰:「
民國十九年創建台中寶覺禪寺。 」
註 15:宗心法師為寶覺寺第四任住持, 其弘法事蹟見朱蔣元
" 台灣佛教名蹟 " 華元
40頁
出版社,民國 72 年。
註 16:寶覺禪寺七寶佛塔,建於昭和七年,見 " 台灣佛教名
蹟寶鑑 "。
註 17:北港朝天宮原創建於康熙三十三年( 1694 ),但前殿
於日治明治四十一年( 1908 )起,由匠師陳應彬改建
,經四年完成。
註 18:鹿港天后宮則由泉州溪底派名匠王益順設計建造,見李
乾朗 " 台灣的寺廟 "。
註 19:如寧波保國寺,宋代所建大雄寶殿。藻井為鬥八藻井。
註 20:見 " 台灣佛教名蹟寶鑑 " 昭和十六年
註 21:妙蟬法師的俗家位於新竹北埔石壁潭村, 距離南埔村
金剛寺十分接近,其名曰金鑑堂,是一四合院的佈局,
正廳前有彩繪圖案,並有題款、山水畫,十分具文人氣
息,在廂房之前側以矮牆小門圍於前,而成為四合院式
,那是標準的客家式民宅。
註 22:北埔金剛寺之最初建築物,稱為 " 慈雲別墅 ",原址
為張氏族地,其後在捐獻為佛門道場,改名為金剛寺。
41頁
The Construction Art of Miaoshan Temple:
A Study of Taiwan Temple Style
in Japanese Occupation Era
Chen Ching-Hsiang
Professor
Graduate School of Art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Study is a discus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rt of
Miaoshan Temple, that is, Taiwan temple style in Japanese
occupation era.
Miaoshan Temple is named based on the constructor was
Miaoshan master. Miaoshan lived in Hshingchu, who was born
in 1886 and died in 1965. He immersed himself in Confucianism
in his young age and was good at playing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 and chess, reading, and painting as well as
poem, phraseology, and art. His style of writing was
elegant. After his middle age, he gave up Confucianism
out towards Buddhism. He then traveled overseas to learn
Buddhism and went around Mainland China, Japan, Southern
Pacific, and India. After he returned Taiwan, he built
temple to advocate the truth of Lengyen and Fahua sutra.
All temples built by Miaoshan master have been recognized
to be Jingkang Temple 0and Shuilien Pit in Lion-Head
Mountain, Jingkang temple in northern Hsingchu,
Paochiao Temple in Taichung, Fengshan Temple in
Hsingfeng and so forth.
Taking those temples as examples by the year they were
built,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s
the construction of those temples at the same era. From
the design of construction space and the decoration of
appearance and styles, the author discusses Taiwan temple
style in Japanese occupation era to reflect its meaning
at that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