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佛教史上的藝僧
陳清香
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
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96.12 出版)
頁117-136
117頁
一、前言
自古以來,僧侶和藝術家是兩個不同典型的人物,有著不同的情
懷和生涯。僧侶,尤其是濟世有成的高僧,自離俗出家參學以來,或
嚴持戒律,或深入經藏,或講經說法、化導群迷等,一生莫不以弘法
利世、普渡眾生為職志。至於藝術家,則自幼習藝,或書法繪畫、或
雕塑工技,隨著個人的天份秉賦,加上後天的勤習、學養的薰陶,將
所見所聞所思等旅歷和抱負,以圖像造形品表現出來,有時一生之中
創作了震古爍今的絕世名品,終能名垂千古。
僧侶和藝術家,似乎原本生活在兩個互不干涉的世界裡,但是有
時也有身分重疊的時候。翻閱千年以來的古籍,遺例俯拾皆是。例如
南朝所造的剡縣大石佛(今位於浙江新昌)是由高僧僧護、僧淑、僧
祐等三人,自南齊永明四年( 486 ),至南梁天監十五年( 516 )
,歷時三十年,親手雕鑿完成。此大佛為彌勒大佛,高 15.6 公尺,
雖經歷代修飾,但巨大石佛仍然倚山而坐,供人膜拜。如此,僧護、
僧淑、僧祐三人既是高僧,同時也是藝術家。
又如唐代的善導大師,勸人念佛往生淨土,也勸人畫淨土變,一
生畫造西方淨土變相三百幅,又督工雕造龍門奉先寺洞,可稱為是位
多產的畫僧兼工程師。又如五代的貫休(禪月大師)以畫羅漢而名高
,是位詩僧也是畫僧。又如南宋的牧谿(法常)善畫觀音、龍虎,元
代的玉澗、因陀羅善畫山水、道釋人物,都是典型的禪僧畫家。明末
清初的石濤、漸仁、石溪、八大等,未出家前早有畫名,以明朝貴冑
之裔為僧,更受囑目,四人合稱四僧,是明遺民畫家,也是僧侶畫家
。
118頁
雖然有些僧侶,是因不滿政治環境的改變,或其他個人因素而出
家,雖然某些他們的作品,與佛教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既是出自僧侶
之手,通常還是歸納為佛教藝術的範疇。
自十七世紀中葉以來,臺灣先受荷蘭、西班牙人的殖民統治,而
後是鄭氏王朝的時代,其間也有一些不滿清人的統治,抱民族節操的
忠義之士,祝髮變服為僧,逃離京師,流寓至臺者,如明太僕沈光文
(註1)、舉人李茂春(註2)、 崇禎貢生林英(註3)、張士□(註4)
等人,均是以士大夫的身分而為僧侶,由於詩文造詣高,亦可稱為詩
僧。至於畫僧、或藝僧,那是隨著佛法傳播的動脈而出現的,以下簡
述佛教入臺後,佛教藝術的肇端。
二、傳臺灣最早的佛寺開山──肇善禪師
一般治臺灣佛教史學者,或以為臺灣在荷蘭、西班牙統治時代無
佛教可言。然而,臺灣的名剎──鹿港龍山寺,卻相傳早於鄭成功渡
臺之前,便已肇建,由福建溫陵(泉州)的禪師肇善渡海來臺,立寺
於港邊的暗街仔,此地至清光緒仍稱舊龍山寺街。根據卓神保的記錄
:
「故老傳說,龍山寺原建有舊寺。明崇禎十五年( 1642 ),溫
陵苦行僧肇善,奉石雕觀音像欲獻南海普陀山,途遇暴風雨,漂流至
鹿港,於是在暗街仔一帶苦修,並於明永曆七年在港畔初創龍山寺,
相傳,此即為佛教傳入臺灣之始,也是臺灣最早創建的佛教寺院。」
(註5)
肇善渡海來臺的那一年,一六四二年,臺灣尚處於荷蘭統治時期
,而自一六二六年佔領基隆、淡水等北臺灣的西班牙人,也是在這一
年被荷蘭人所驅離,結束在臺統治的十六年。而肇善所奉的石觀音,
依鹿港名儒,前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施人豪所稱,是肇善所刻,肇善
初到鹿港,以草結廬,墾土為田,居港邊苦修。
「明崇禎十五年六月,溫陵龍山苦行僧肇善,親雕石觀像乙尊,
欲獻於普陀山,海上遇颶風……」
「時臺灣草萊未闢,瘴癘流行,肇善深諳醫理,四處採藥為人治
病,救人無數,以故番漢皆奉為活菩薩。」(註6)
119頁
肇善禪師或因所居茅廬為寺發展有限, 而於永曆十二年( 1658
)立志為鹿港立一寺,他觀察附近地理形勢,深覺西邊臨海的一曠地
,是固鰓魚化龍的吉穴,靈氣獨鍾,適合建寺,而東南不宜。但因時
機未到,於是親自寫下「鹿港龍山寺地理讖」,刻石埋於舊龍山寺鎮
殿觀音座下。其讖曰:
太陽高照 明月投懷 星辰北拱 貴應三台
鯨鯢捲穴 氣動風雷 大德無憑 天命莫乖
門超九九 兵燹罹災 □稜西向 代出賢才
筆鋒呈秀 華蓋齊排 炎星司運 青龍口開
丸石以鎮 以待未來 地湧甘泉 淨盡塵埃
鐘罄百八 悠哉悠哉
永曆十二年戊戌蒲夏溫陵龍山肇善謹誌
翌年,肇善則一度返回福建溫陵龍山寺,迎回七寶古銅觀音像。
永曆十五年,也就是鄭成功趕走荷蘭人的那一年,鹿港街市自客仔厝
遷往西南今址,舊龍山寺以磚石改建。肇善在康熙六十年( 1721 )
圓寂,壽一○八歲。
清乾隆五十年( 1785 ),因舊寺狹隘,由泉州都閫府陳邦光募
八郊之資,由粵名堪輿師覓得一地欲作為立寺之用,眾人一看,居然
和肇善的地理讖語相符,於是鳩工興建新寺。
肇善所刻的觀音石像,以及溫陵請來的七寶古銅像均一直奉在大
殿內, 歷經遷移仍然無恙,但到了日據時代的大正十元 (1921),遭
遇火災,大殿全毀,石觀音受損,僅餘手足、蓮座(圖 1 ), 至於
七寶古銅觀音像則由於墮於桌下,五佛冠及左山頭微受損,但面貌身
軀仍然完好(圖 2 ),大殿重修之後,又供奉於佛龕之內。
肇善禪師,既刻觀音石像,則是一位工藝師僧人,雖僅餘手足蓮
座,仍可見其刻紋的細緻。又曾誌地理讖,細讀讖文,用字措詞,似
詩非詩,似偈非偈,簡潔典雅,行文工整,耐人尋味,應可知是一位
頗富文人學養的禪師。而自溫陵請來的七寶五佛冠,則帶著濃厚的明
代密教式樣,對臺灣早期觀音像的造形,產生深遠的影響。
肇善禪師立寺龍山的事蹟,歷史無載,若傳說屬實,則尊肇善為
臺灣佛教史上第一位藝術家禪師,或最早的僧侶工藝家,應可當之無
愧。
120頁
三、清領時期的畫僧
肇善雖傳為臺灣佛教史上最早的佛寺開山,但是如『臺灣通史』
等正史,均未載其事蹟,實不無遺憾,至於正史所載,最早來臺的高
僧,則應是康熙十四年( 1675 )自福建來臺駐錫龍湖岩的參徹禪師
:
「碧雲寺在縣轄哆囉嘓堡之火山,康熙十四年參徹自福建來駐錫
龍湖岩,偶至此地,以其山林之佳,遂闢茅結廬,奉龍湖岩之佛祀之
,朝夕誦經,持戒甚固,附近莊人乃謀建寺曰大仙岩,嗣命其徒鶴齡
居之,又建一寺於玉案山之腹,後祀如來,而前奉延平郡王神位,乾
隆五十五年二月,參徹歿,眾葬之寺前建浮屠。」(註 7 )
乾隆五十五年,西元一七九○年,自參徹來臺至圓寂以訖,橫跨
了荷蘭時期、明鄭時期、盛清時期,長達一百一十五年,若幼年時即
已東渡,其世壽亦超過百二三十歲,比之肇善的百零八歲更長齡。
臺灣自一六八三年,施琅引清兵攻臺、鄭克塽投降後,便進入清
領時期,在清領之初,佛寺自南至北,如海會寺(後改稱開元寺)、
竹溪寺、興隆寺、開化寺、龍山寺、元興寺、劍潭寺、金山寺等等,
先後於康雍乾之際陸續完成。佛寺之開山或住持,在文獻上留名者,
除參徹之外,如開元寺僧志中(註 8 )、彌陀寺僧一峰(註 9 )、
超峰寺僧紹光(註 10 )、元興寺僧經元(註 11 )、清水寺僧萬傳
悟慧(註 12 )、劍潭寺僧榮華(註 13 )、 寶藏岩僧佛求(註 14)
)、興隆寺僧勝芝(註 15 )……等等。
這些住持或開山,在主持佛寺期間,有何宗教活動,文獻均無記
載,但可以推測的是,在建寺期中,開山住持必費了十分的心血,因
大部分是地方邑人集資興建的,而佛寺殿宇建築架構初成之後,寺壁
的圖繪、外形的裝飾,有時住持仍須參與,甚至親自動手規劃完成,
因此佛寺的開山,往往是當寺的建築工程師、寺壁的繪畫師。
僧經元的建高雄元興寺(今元亨寺)、僧榮華的建臺北劍潭寺等
,僅是推測他們既能建寺,便可能是畫僧,而畢竟史料無徵。至史上
有載者,尚有數位:
「釋澄聲,號石峰,海會寺住持也,戒行素著,擅書畫,好□吟
,尤善棋,有司聞其名,多就訪之,時或苦旱,延以祈雨,屢驗。
121頁
釋昭明,號喝若,漳州人,駐錫彌陀寺,日夜課誦不輟,時寫蘭
菊,飄逸絕倫。
釋蓮芳,號藕船,住持三官堂,好吟詩,工書畫,究醫術,所著
有浣花吟集。」(註16)
另有愧南和尚,福州人,遊歷至臺,駐錫新竹某寺院,工書畫,
尤長於水墨蔬果,思致蕭閒,氣韻清遠,頗有荒率之趣。
志圓和尚,湖南人,幼出家於南海,光緒末年渡臺,未幾去,一
九一九年,再至,掛單龍山、寶藏、西雲諸寺。能詩、善畫,與連橫
、趙一山等交最莫逆,後返普陀,民國三十八年尚在人間,聞已百歲
矣。
頓圓,俗姓吳,泉州僧,清末雲遊至彰化,喜繪事,能花鳥、人
物、蘆雁尤佳。(註17)
以上所舉清領時期的僧侶藝術家,均只知其工書畫,或較詳細者
,知有長於水墨蔬果,或長於花鳥、人物、蘆雁等等。而對於進一步
的師承或畫風、畫蹟等,則一概闕如。
如要瞭解或揣摩其畫風,則或許可以從清領時期臺灣藝壇中的佛
教題材,及佛畫名蹟中探索。
清代的臺灣畫壇,可以分成簡逸的文人畫及粗獷的閩習畫二種作
風,文人畫是繼承宋元以來的士大夫畫,以畫蘭梅竹菊為常見,閩習
畫則較傾向於庶民畫,道釋人物畫的題材,所在多有(註 18 )。其
中有關佛教題材的畫蹟,散見各處,多數藏於私人收藏家中。
民國七十三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策劃的一項名為「明清
時代臺灣書畫作品展」,在展品中羅列了百餘臺灣書畫名家的遺例,
其中未出現僧侶書畫家的作品,佛教題材的繪畫雖不是很多,但也有
陳邦選畫的指畫達摩(圖 3 ), 蒲玉田畫的水墨畫十六羅漢(圖 4
)等(註 19 )。
陳邦選是福建廈門人,嘉靖、道光年間先來臺南,鬻畫自給,後
居彰化,同治年間遊淡水。他精於指畫,善長道釋人物,曾經住在林
雪村中丞的潛園,每日畫一畫送呈之,又應北郭園之聘寫畫,獲主人
鄭祉亭之讚賞,日據時代日人也好邦選之作(註 20 )。他的指畫達
摩,突頂長髮、大眼露齒腮絡鬍,面相有十分的震撼力,衣褶蒲團在
濃墨中,別有一番粗獷的韻味,『東寧墨蹟』(註 21 )中另刊一幅
122頁
肩荷錫杖的葦葉達摩像,衣袂飄起,有凌虛御風挺立的架勢。其畫風
較接近閩習畫。
蒲玉田,福建漳州人,道光年間遊臺灣,善長工筆人物花鳥,曾
為徐宗幹(伯楨)作臺地花果六幅、乘風破浪圖、登岸圖、斐亭課子
圖等(註 22 )。
蒲玉田的水墨畫十六羅漢圖,縱 37 公分, 橫 276 公分,是紙
本手卷形式,正中畫善財龍女為侍者的白衣觀音像,左右兩側橫幅則
為分散在岩石、幽壑、海波、岸邊的十六羅漢,有龍、虎等靈獸為襯
,運筆線條細緻流暢,人物造形生動而不俗,有明代佛畫名手丁雲鵬
、吳彬的遺風。其畫較接近文人畫。
澄聲、蓮芳、照明等高僧既工書畫,則所畫題材必不離佛像、觀
音、羅漢、祖師等傳統的道釋人物畫,抑或蘭梅竹菊等四君子花卉畫
,而能吟詠作詩填詞者,應是較傾向畫花鳥、果蔬、山水等文人畫。
李添春謂清代的臺灣僧人,有詩僧、畫僧、賣卜僧、醫術僧等,
甚至有劍客奇僧,掌握軍事情報,左右政治動向者,僧人應是深入社
會各階層,表現出十分的生活化。
清代臺灣的佛教,雖云有由福建鼓山及西禪兩大叢林系統,外加
福清的黃蘗寺一脈等相繼入臺,但僅在盛清時代,出現了道德崇高、
發大願心、立寺建廟的高僧,或深蘊文藝素養的詩僧、畫僧,為社會
中流砥柱、續佛慧命。而至嘉慶以下,禪規廢弛,佛燈頓滅,只賴齋
教三派,略以維持(註 23 )。此外,要瞭解或填補晚清的佛教史,
便只有從嘉慶、道光年間流寓於臺的佛畫家筆下的祖師、觀音、羅漢
等名蹟中,捕捉到點滴的佛教傳播的細流。
四、日據時代的妙禪法師等
一八九五年,臺灣割讓日本,日本治臺期間,日式佛教亦傳入,
大要之,早先入臺的宗派有曹洞宗、真宗本願派、真宗大谷派、淨土
宗、真言宗等,其後真宗木邊派、臨濟宗、淨土宗西山派、日蓮宗、
天臺宗、法華宗、華嚴宗等宗又相繼來臺,當時日本全國佛教共有十
三宗、四十八脈,而入臺者共有八宗十派(註 24 )。
123頁
日據時代的佛教在弘法的措施中,如成立布教所、設立學校(包
括中學、學院、國語講習所、幼稚園等)、愛護院、救護院、醫院等
,對社會較有直接的益處。對佛寺而言,日據時代所建的建築外觀以
及大殿內的陳設,佛像的主尊、造形、布局等,都有改變。佛寺內的
住持,有日籍僧人,也有臺籍僧人,雖是僧人,但有家屬。僧人名諱
均不棄俗家姓。
當時臺灣傳統的佛教已然形成四大法脈,即觀音山脈、月眉山脈
、法雲寺脈、大岡山脈等,較著名的高僧如善慧法師、本圓法師、妙
果法師、覺力法師、心源法師、德馨法師、得圓法師、永定法師、義
存法師、詮淨法師等。
這些高僧,有的遠渡重洋,至日本、中土、印度求法受戒,他們
返國後的弘法方式,有的是深究義理,有的是開壇講經,有的則注重
僧伽教育等,更有具體者,為大興土木,營建新殿宇者,如基隆月眉
山靈泉寺住持善慧曾在三十五年內建功德堂、客所、天王殿、大禪堂
、舍利殿、雲水三塔、開山堂、靈泉三寶殿等(註 25 )。又如龍湖
岩、開元寺住持永定,三十三歲至超峰寺時,增築龍湖庵、建通天閣
、 增築齋堂女客所、 營造三大寶塔、開自動車道、增築三寶殿(註
26 )。又如覺力法師建法雲寺、北投法藏寺、后里毘盧寺等(註 27
),又如賴耀法師建寶覺寺、義存法師建築昭慶寺、德馨法師建靈泉
寺(註 28 )等。這些建寺高僧,固然不一定是親手蓋廟,但至少也
必親自督工、規劃、設計,從破土動工直到落成啟用為止。對於殿宇
的架構、造形等,必是十分的用心、瞭解。
在這些眾多的建寺高僧中,能親自鳩工興建,具多重的才藝者,
莫如妙禪法師。
妙禪法師,俗姓張,字閒雲,號臥虛,清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
)生於新竹石壁村,設籍於新竹北埔,家道小康,天資聰慧,自幼飽
讀儒學典籍,經綸滿腹,慕賢敬道,樂善好施,熟習琴棋書畫,及各
種雕塑美術,多才多藝。中年棄儒出家歸佛,渡海赴大陸參訪,巡禮
諸名山及佛學院,前後歷時五載,返臺後創建金剛寺於獅頭山,創建
寶覺寺於臺中,兼兩寺的開山住持(註 29 )。
距離妙禪法師俗家不遠的北埔金剛寺大雄寶殿,據云也是由他一
手督造的,此寺正在翻修之中,承造的工程師林志成等費盡心力與口
124頁
舌,得以讓舊大殿保留不拆,免於毀滅的命運。這座大殿外觀上屋頂
是重簷歇山式,正面五間,進深四間,正脊加飾西施脊,有燕尾起翹
,上加雙龍護珠式,八垂脊各有捲草紋飾,前廊有六根門柱,門戶邊
緣鑲框,整棟看來典雅大方,和高雄的興隆淨寺大殿同樣的屬於典型
的閩南式建築,不同於臺灣後起的寺廟建築(圖 5 )。
日據時代的臺灣僧侶,似乎個個活動力強,除了披荊斬棘、建築
道場之外,殿堂之內的佛像,也必須設法,如善慧法師曾於大正元年
(一九一二)入東京恭請全部大藏經,兩年後又往印度迎請玉佛十一
尊來臺,將其中八尊分全島派下,三尊供在靈泉禪寺(註 30 )。而
妙禪法師卻是自己動手雕塑佛像,北埔金剛寺內的佛像中,正中釋迦
佛以及殿內所供的半跏觀音、大肚彌勒、伽藍尊者、韋陀尊者等,均
得自妙禪法師的手藝,在不同的造形中,均顯出十分的威儀。(圖6)
妙禪法師的造像名品,尚在新竹寶山的種福堂中,存有遺作,種
福堂中的主尊觀音、善財、龍女、伽藍、韋陀等都和北埔金剛寺內供
像有相同作風(圖 7,張□玲拍攝)。在日據時代,日式佛教的強烈
主導下,這些佛菩薩像卻仍然保有閩浙沿海的特色,沒有絲毫的東洋
味。顯然這是日本文化所未披及之處。
妙禪法師不僅能砌造房子,蓋大殿,為工程師僧侶;能塑作佛菩
薩護法神像,為彫塑家僧侶。而且在書法繪畫上的造詣也相當高,被
稱為詩僧或畫僧也是當之不愧的。他既住持過獅頭山金剛寺、臺中寶
覺寺,則信徒向他求畫求字必多,因此他的繪畫名蹟,散見於各私家
收藏人中,他畫過觀音、十八羅漢,他在自己的俗家北埔金鑑堂故宅
尚遺有題字及在牆上畫山水,彩繪裝飾,十分精美,那是未出家前所
作。
就妙禪法師所遺十八羅漢畫而言,他用筆工整、法相莊嚴、衣紋
流暢、羅漢姿態多變化,有著濃厚的宋元禪僧畫的遺風。在構圖上,
十八羅漢畫成雙幅,每幅畫九尊者,和同鄉的佛畫名家何信嚴所畫的
十八羅漢比對之,兩者有共同的特徵但用筆更見俊秀。何信嚴,字俊
卿,新竹竹東鹿寮坑人,清光緒末葉生,擅長寫真,曾開設日新寫真
畫像館,所繪佛像,名聞全臺(圖 8 )。
法源講寺也收藏了一幅寬 50公分, 長 120公分妙禪所畫的寫意
125頁
達摩圖(圖 9 ),畫幅中間畫達摩半身胸像, 是以較細的描線畫半
圓形的頭頂門,並鉤勒出蹙眉大鼻、圓睜眼、長耳垂的五官,再用較
乾的筆寫長眉毛、耳際髮、鬢邊鬚、仁中下巴鬍,加上胸勒毛等,然
後再用粗獷的大筆掃出肩胸的衣紋,手法十分俐落,充分表現了臨濟
禪棒喝的宗風。這幅達摩圖,遠承南宋梁楷、牧谿的減筆畫風,近受
江戶二天(註 31 )、白隱(註 32 )的禪僧畫風。在日據時代被歸
納於臨濟宗的張妙禪,在畫風中加入了些臨濟白隱禪師的韻味,應是
很自然的了。
這幅達摩畫的上方有妙禪的親筆墨之題款:
「折葦渡江闡妙諦
面壁九年語不契
直指人心作佛心
翻擬如來真實義
歲於庚長秋之季月
閒雲山人妙禪敬作口口(鈐印二方,一朱文閒雲
山人,一白文妙禪之印)(圖10)
庚辰年,為民國29年,西元一九四○年,這一年,妙禪已屆六十
四高齡,仍能作此中鋒有力的草書,畫此明快機鋒的達摩像,足見其
功力之深厚。
北埔金剛寺的開山本師良蓮,原屬觀音山的法脈,其座下有弟子
明禪、輝禪、妙禪、敏禪、雲禪、壽禪、月禪等,妙禪法師似是排行
第三,在禪字輩之後為宗字輩弟子,約有一、二十人之多,其中有一
位是斌宗法師(註 33 ),斌宗法師(一九一一∼一九五八)是鹿港
人,十四歲投獅頭山禮閒雲禪師出家,二十三歲受戒於天童寺,遊方
雪竇寺、寧波現宗講寺、天臺國清寺等,一九四三年創法源講寺。
一般將斌宗法師歸為臺灣天臺宗的祖師,而斌宗法師卻曾經一度
禮妙禪法師為師。妙禪法師的師承在臺是觀音山系的禪宗法脈,但在
日據時代是歸屬於臨濟宗京都大本山妙心寺派。
那是因妙禪法師,雖然才高藝深,但並未忘卻出家人的本分,他
「凡架橋樑、開闢道路、濟困扶危、仗義疏財、恢宏慧業等,無不向
前。」因此,「京都臨濟宗大本山館長,遂授予開教使之職,並任南
瀛佛教會教師,圓山鎮南學林漢文教授、布教講師等職。」(註 34)
126頁
日據時代的禪師,不少是先受佛學的薰陶,再轉攻佛學的,當他
們在接受傳統漢文教育過程中,往往必學習書道、練得一手好字,進
而隨秉賦與興趣,學習以毛筆繪作文人畫,前述的諸位高僧,想必多
為能寫善畫者,只是畫蹟、書蹟不存罷了。不過其中觀音山的住持本
圓法師(註 35 ),卻有名蹟世,台南妙心寺便收藏有本圓法師的達
摩圖(圖 11 ),在粗細互用的減筆畫中,有宋元禪畫的韻味。
五、戰後五時年來畫僧及新畫風的期待
以上所述,為臺灣早期佛教史上,一些身懷技藝,能文善畫的藝
僧。至於光復以後,大陸的高僧隨著政府遷臺相繼在臺灣建立道場,
將大陸系統的佛教傳播到島上來,其中也不乏善用筆墨繪作莊嚴法相
的高僧,筆者曾在「五十年來佛教藝術的發展」(註 36 )一文中,
列舉了方外畫家曉雲法師、懺雲法師、如慧法師、廣元法師、宗道法
師、果梵法師、能學法師、入迂法師、依林法師、常淳法師等高僧的
生平和畫藝,此處不贅述。
而從這些戰後在臺灣發展的方外畫家生平,可以看到五十年來的
臺灣佛教,比之於日據時代,比之於清領時代,更具活力,更帶有藝
術氣息,尤其所畫的藝術題材,從做為莊嚴殿堂的供奉到書房鑑賞雅
致小品等,取材廣泛,迎合庶民的需求,但也提升了庶民的佛法認知
和藝術水平。
就畫風而言,曉雲法師雖藝出嶺南,但他卻別樹一格,作畫好以
大筆揮洒的明快手法,寫岩石山水僧侶,與高劍父的嶺南風格已然有
距離。懺雲法師所畫西方三聖像,工整、細緻、莊嚴,沿襲了清宮內
廷的寶相。如慧法師的水墨畫觀音淡雅而慈悲,布袋像相當有創意。
宗道法師以寫意的山水畫見長,果梵法師的各式觀音像,能從佛經內
擷取新的造形,以配合時代的新畫風,能學法師是畫漫畫能手,依林
法師以白描取勝,廣元法師寫竹和北宗山水較有成,常淳法師是攝影
家,另外文中未列舉的當代藝僧甚多,如寬謙法師是位建築師,發願
為現代的佛教建築找出合理的定位。
回顧臺灣佛教史上,身懷技藝的高僧,自最早的鹿港龍山寺開山
肇善而言,他能彫佛像,能請佛像,又能觀察天文地理而作讖文,似
127頁
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似乎那時代的佛教,多少是和數術方技相結合,
那時代的高僧也必須具備基本的工藝技巧、或其他高於常人的知識,
才能領眾、才能弘法。
到了清領時期,先有不少高僧開山立寺,奠定弘法基業,也出現
了詩僧、畫僧、賣卜僧、醫僧等,住持僧人必是知識分子,也須備各
種才藝,才能深入庶民,為民解惑解難。
日據時代的佛教,由於東洋宗脈的傳入,能統領一方的宗師,都
是經過多年的學法求法苦修的過程,不少的高僧都曾經赴福建鼓山湧
泉寺受戒,也有留學印度或日本者,由於文獻記載比清季多些,所知
道的佛教發展,似乎較之清季蓬勃多了。這期間新竹北埔金剛寺的開
山妙禪法師,中歲入佛門,但以深厚的儒學修養,來從事出世間的弘
法大業,又加上個人天資聰敏,集諸藝於一身,能詩能書能畫,塑佛
作菩薩像,設計工程砌建大殿,樣樣都精,而講經說法,或文字弘法
,亦不後人,可謂是全才的藝僧了。
妙禪法師的藝術造詣固不代表日據時代所有高僧的成就,但已可
反映臺灣佛教的發展到了日據時代,已是更上層樓,高僧的學養、修
持、藝術造詣,在在都是一時之選。就妙禪的畫風而言,也可看出這
時的佛教藝術是又注入了遠從宋元傳去的東洋風,有別於直接因襲明
清的閩浙江南作風。
就戰後以來的藝僧而言,大部分是一九四九年才從大陸退守至臺
灣的僧侶,其中不少是中歲才出家,而未出家前已是藝業有成了,因
此,他們的藝術成就往往和他們的佛教事業相互輝映,以藝術接引人
們學佛,似乎是八萬四千法門的外一章。
雖然戰後五十年來,在臺灣的僧伽畫家多了,既反映佛教興盛,
深入人心,也代表藝術生活化,以藝弘法獲得大家的認可。但是如果
進深一步的觀察得知,臺灣當代是一個多元的社會,臺灣的政壇已走
入總統直接民選的民主時代,經濟也早已邁向開放而自由的體制。在
藝壇上,臺灣吸收西洋技巧,接受西潮的衝擊,也比中國大陸任何一
個地區都來得早,以西洋技巧彫塑佛像,或以西洋畫風表現佛藝都不
是戰後五十年來才開始的。而戰後五十年來從學院走出來的佛藝名
家,更是不乏以油畫或更寫實更現代的表現手法來創作佛藝品。
在往昔,每當佛法深入人心佛教輝煌的時代,佛藝名家以當時最
128頁
前趨的手法來畫造佛藝,引導當代的風尚。而今日在臺灣,佛法的興
盛似乎可以媲美隋唐或笈多,但佛藝的創作卻找不到可以代表當代風
格的作品。當代的藝僧,無論是渡海來臺的外省和尚,抑或臺灣土產
的僧侶,他們的佛畫作品,無論是精細鉤勒的設色畫,或水墨橫掃的
寫意畫,無論是白描的還是暈染的,全然是沿襲著宋元以下文人畫禪
畫的筆意。墨守著古人的規舉法度者為多,能突破傳統窠臼,自創新
意者,實少之又少,即使前述幾位筆者認為稍具新意者,也仍然處於
舊傳統的大包袱之內。
為什麼二十世紀末的臺灣藝僧,都不願走出傳統的藩籬,拿起西
洋的彩筆,檢起西式的彫刻刀,領導著臺灣藝壇,走向更開放更嶄新
的佛藝世界?
129頁
註釋
( 註1 ) 沈光文, 字文開,號斯庵,浙江鄞人,少以明經貢太學,
官累遷太僕少卿, 永曆三年,遭颶風飄至臺灣,時臺為荷
人所踞, 受一廛以居,極旅人之困…,延平郡王克臺灣,
知光文在,大喜,以客禮見。 …王薨,子經嗣,頗改父之
臣與政, 光文作賦有所諷,或讒之,幾至不測,乃變服為
僧,逃入北鄙,結茅羅漢門山中。 或以言解之於經,乃免
。 山外有目加溜灣者,番社也,光文於其間教授生徒,不
足則濟以醫。見連橫,『臺灣通史』下諸老列傳。
( 註 2) 李茂春, 字正青,福建龍溪人,隆武二年舉孝廉,性恬淡
,風神整秀,善屬文,時往來廈門,與諸名士游。 永曆十
八年春, 嗣王經將入臺,邀避亂縉紳東渡,茂春從之,卜
居永康里, 築草廬曰夢蝶,諮議參軍陳永華為記,手植梅
竹,日誦佛經自娛,人稱李菩薩,卒葬新昌里。 見『臺灣
通史』諸老列傳。
( 註 3) 林英, 字雲又,福建福清人,崇禎中,以歲貢知昆明縣事
, 有惠政,縣人稱之,永曆至滇中,官兵部司務,及帝北
狩, 英亦流離淒愴,祝髮為僧,問道至廈門,嗣入臺灣。
見『臺灣通史』諸老列傳。
( 註 4) 張士□, 福建惠安人,崇禎六年,中副榜,明亡,入山,
數年不出, 耿精忠之變,避亂金門,嗣入臺,居東安坊,
持齋念佛, 焂然塵外,辟穀三年,惟食茶果,卒年九十有
九。見『臺灣通史』諸老列傳。
( 註 5) 見卓神保『鹿港寺廟大全』,民國 73 年,鹿港文教基金會
。
( 註 6) 見鹿野居士(施人豪)撰「鹿港龍山寺與觀世音菩薩像」
,『佛教藝術」雜誌,第二期,民國 75 年 11 月出版。
( 註 7) 見連橫,『臺灣通史』宗教志。
( 註 8) 『臺灣通史』宗教志, 臺灣廟宇表、臺南府,海會寺條下
:「在縣轄永康里…為鄭氏之北國別墅, 康熙二十九年…
改建為寺,有碑記尚存。 …延僧志中主之,花木幽邃,殿
宇巍峨,為諸寺冠。 …嘉慶元年…又改名海靖,亦名開元
……。」
( 註 9) 同前, 彌陀寺條下:「在大東門內,明延平郡王鄭經建,
康熙
130 頁
五十七年里人董大彩脩, 五十八年武夷僧一峰募建西堂,
里人陳仕俊復建之,殿宇寬敞花木幽邃,為郡治冠。」
( 註 10) 同前, 鳳山縣,超峰寺條下:「在縣轄嘉祥外里崗山之上
, 舊志以崗山樹色為邑八景之一,雍正間有僧紹光者,結
茅於此,乾隆二十八年知府蔣允焄乃建為寺。」
( 註 11) 同前, 元興寺條下:「在縣轄打鼓山之麓,乾隆八年僧經
元募建,光緒十七年火。」
( 註 12) 見『臺灣省通志』。
( 註 13) 同前, 臺北府、劍潭寺條下:「在芝蘭一堡,劍潭之畔…
乾隆三十八年僧榮華募資新建。」
( 註 14) 同前,寶藏岩條下:「即石壁潭寺,在拳山堡下, 臨新店
溪, 境絕幽靜,康熙間郭治亨捨園為寺,與康公合建,其
後治亨之子佛求則為寺僧。」
( 註 15) 見『臺灣省通志宗教志』。
( 註 16) 見『臺灣府志』。
( 註 17) 見『臺灣鄉土文物淺說』。
( 註 18) 依『臺灣省通志學藝志』的記載, 乾隆嘉慶年間,由於地
利日闢,城市繼立,闤閬鼎盛,家絃戶誦,蔚為上國。 當
時擅畫者有長於松鹿圖的莊敬夫, 有善輿地風俗圖的陳必
深, 長於山水花鳥的徐恢讚,擅花鳥逸筆的林朝英、林覺
等等。 就畫家的籍貫而言,可分流寓畫家和本土畫家。就
畫風而言, 可分表現文人氣質的士夫畫,和沿襲閩習粗獷
作風的民間畫, 士夫畫以謝穎蘇、林朝英為代表,閩習畫
以李霞、林覺為作表。
( 註 19) 見『明清時代臺灣書畫作品』一書,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會編,民國七十三年出版。
( 註 20) 『臺灣鄉土文物淺說』引『廈門小報』: 「…嘉道之間,
從鄉人至臺南,鬻畫自給,一軸可得三、四金。 嗣至礦溪
, 妻喪已久,乃娶柯姓女為室,遂居彰化,同治初,載藝
至淡水, 林雪村中丞方築潛園,館之,日繪一畫,或道或
釋, 或人或鬼以進呈,數月,復應北郭園聘,嘗寫「小院
高悟夜唱詩」大軸, 主人鄭祉亭笑謂左右曰:『數葉一枝
,便有晨露秋風之致』。 卒年不詳,一子在廈門,亦工畫
。 日人據臺,喜邦選之作,賈人
131頁
無以應, 乃自廈門轉購來臺,六尺全紙,可售日幣五六十
元云。」
( 註 21)『東寧墨蹟』, 昭和八年(一九三三年)出版,臺北林錫慶
發行。
( 註 22) 見周開慶等撰『中原文化與臺灣』, 中原文化出版社,
1972 年 5 月。
( 註 23) 見李添春『臺灣省通志稿』人民志宗教篇。
( 註 24) 見同 ( 註 23)。
( 註 25) 依『臺灣全臺寺院齋堂名蹟寶鑑』(昭和七年出版), 「
江善慧師略歷」:「師現為靈泉寺住職, 大正元年入東京
, 恭請全部大藏經,仝三年往印度迎請玉佛十一尊來臺,
仝年任為福建省佛教會會長, 仝六年建築雲水三塔,九年
任中學林長, 仝十年為南瀛佛教會理事,昭和三年,被選
為日本佛教大會之代表上京, 昭和七年重建靈泉寺三寶殿
云。」
( 註 26) 見前註「林永定師略歷」內文。
( 註 27) 見前註「林覺力師略歷」內文。
( 註 28) 見前註「賴耀禪師略歷」內文。
( 註 29) 見前註「張妙禪師略歷」內文。
( 註 30) 見同註25。
( 註 31) 二天(一五八四∼一六四五), 姓宮本,本名武藏,日本
江戶時代人, 播磨的新免無二齋之子,宮本家的養子,以
劍客聞名, 又長於水墨畫,師承於海北友松,而以梁楷的
減筆畫為基礎, 題材多為道釋人物、禽鳥等,作風以剽悍
敏銳為特色。
( 註 32) 白隱(一六八五∼一七六八), 江戶時代的禪僧,諱慧鶴
,號鵠林、闡提翁、沙羅樹下老人, 俗姓杉山氏,生於駿
河,信州飯山的正受老人慧端的法嗣。 享保元年,住鄉里
的松陰寺,後在伊豆創建龍潭寺。 圓寂後,諡號「神機獨
妙禪師」,又追賜「正宗國師」。 長於禪的詩文書畫、俗
謠、道歌等,有『白隱和尚全集』、數種墨蹟集。
( 註 33) 此處依北埔金剛寺舊藏的一塊碑文。
( 註 34) 見同註 29。末文云:「其宏法利生,難以枚舉,現告年老
,隱於南山精舍,期待於前途甚多,現寓獅山金剛寺。 」
可見日
132頁
據時代佛教界對妙禪法師,實推崇備至。
( 註 35) 本圓法師俗姓沈, 基隆市人,幼時精漢學,年十九始轉攻
佛學。 1891 年,21 歲出家於廈門,受戒於鼓山湧泉寺,
後遊學於淅江。1910 年返台,任觀音山凌雲禪寺住持,曾
被推為台灣佛教道友會理事長、 太僕宮管理人西堂職、任
南瀛佛教會理事、護國禪寺婦人會顧問等職。
( 註 36) 原文為『走過臺灣佛教五十年』專題藝術篇之一, 尚未印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