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修證方法

使我們眾生輪轉的原因就是追逐聲塵,如《楞嚴經》云:「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
」(44)「語言文字」是我們每天必須面對的,只要我們肯迴光反照,不著「文字相」、
「語言相」、「聲音相」,那麼一切都是幻化不實的,都是「諸幻成無性」(45)的,六
祖大師常說:「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若真修道人,不
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所有的一切語言文字、音聲都只是虛妄的戲論
而已,「都無實義」,我們應該從聲塵的污染中徹底解脫出來。如果著「聲相」,不但
有害修行,甚至會感墮惡道的果,《雜阿含經》說:「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
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所以者何?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
,墮惡趣中,如沈鐵丸。」(46)

懂得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遠離「聲塵」之相,則離佛不遠,祖師大德這樣開示:「從
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觀惡言是功德,此
則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47)「惹禍皆從閒口舌,招災多
為壞心腸。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48)不過這些功夫還是初級的,下面
就介紹《楞嚴經》的耳根修持法,這才是最高級的「耳根」圓通法。

卷六云:

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
現前。(49)

這段經文非常重要,但不好懂,試分析如下:我是由耳根的聞性中下手來修,以耳根為
所入之妙門。

(一)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我最初在耳根聞聲的境界中,就「入」於能聞的自性之流,「亡」去所聞的聲音之相,
忘卻外邊的聲塵,沒有「動相」,這就能解除第一個「動結」之塵,破前五識的「色陰
」,即超「劫濁」,故名「入流亡所」。「入流」是入流照自性,將聞塵中之識心,入
流於自性亡聲塵之處,不向外馳求,心光時常內住,則能入聖人之法性流,回歸到法界
本體。我們修行的功夫就全在這「入流」上,「出流」則是攀緣外塵,便是生死輪迴。
等到什麼念頭都沒有,清清淨淨,達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境界,就叫「亡所」
,即「亡」去「動相」的聲塵之相。

圓瑛大師對此的解釋是:「入流」是以觀智為能入,耳門為所入,「入」即旋反聞機,
不出「流」緣聲,而「入流」照性也。又「入流」即是思慧,更兼修慧,用「觀照」思
惟修行,以「能聞世間音聲是誰?」為參話頭。又「入流」即是「合覺」,「亡所」即
是「背塵」,「背塵合覺」四字正是本經的妙修行路,乃至巧、至簡妙之修行法門也。
(50)

蕅益大師則以天臺的觀點解為:「入」即「一心三止三觀」、「止觀不二」是「般若德
」;「流」即「一境三諦」、「三非定三」是「法身德」;「亡所」即「解脫德」,因
為「所」無實體,則「亡無可亡」;「所」是虛妄,則「不亡而亡」;「所」非有無,
則「非亡非不亡」。(51)

永嘉大師對此「入流亡所」四句有獨到的見解,將耳根圓通這段文字,全部以「入流亡
所」四字去讚頌它:

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
亡所則入流而亡,入流則亡所而入。

(二)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上面既然「亡」了「動」塵,還要再反聞入流,不能又住於「靜」境,因為「靜」境仍
是屬「色陰」的範圍。要直到「動靜」二境都不生起,才能達到「所入既寂」之境,以
解除第二個「靜結」之塵。「動靜」二相的聲塵都完全寂滅,則「了然不生」之境自可
達到,那就破了前五識的「色陰」,即超「劫濁」。到了這個境界就是「當圓教之初信
,二乘之初果」(53),亦即是《金剛經》之初果「入流」位。(54)若以蕅益大師的天臺
學,則又分為四種不同的階位和境界。(55)

1•六道眾生以聲「生」為動,聲「滅」為靜,是「凡聖同居土」之動靜二相,若能達
到此「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之地步,即超「凡聖同居土」之劫濁,位當「圓教之七信
」。

2•二乘人以「生死」為動,「涅槃」為靜,是「方便有餘土」之動靜二相,若達此「
了然不生」境界,即超「方便有餘土」之劫濁,位當「十信」。

3•菩薩以「二邊」為動,「中道」為靜,是「實報莊嚴土」之動靜二相,若達此「了
然不生」境界,即超「實報莊嚴土」之劫濁,位已在「初住」以上。

4•佛以「不變隨緣」為動,「隨緣不變」為靜。又「不變隨緣」,故非動說動,非靜
說靜:「隨緣不變」,故動亦不生,靜亦不生,是「常寂光土」之動靜二相,若達此「
了然不生」境界,即證「常寂光淨土」,位在「妙覺」。是謂「初於聞中」,「入」色
陰本如來藏之「流」,「亡」九界劫濁之「所」。

(三)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動靜」二相既然已「不生」,則須「漸」次再修,「增」加定力,讓「能聞」的根與
「所聞」的聲塵作用功能,都渙然淨「盡」,沒有「能受」和「所受」,這就能解除第
三個「根結」,同時也破了前五識的「受陰」(56),即超「見濁」,到了這個境界就是
「圓教之七信,別教之七住,小乘之四果。」(57)亦即是「斷見思惑,證人空。」(58)
若以蕅益大師的天臺學,則又分為四種不同的階位和境界(59):

1•六道眾生以「根」為能聞,「聲」為所聞,起「有我見」,若能達到此「聞所聞盡
」的地步,即超「有我見濁」,位當「七信」。

2•二乘人以「慧耳」為能聞,以「真諦」為所聞,起「無我見」,若能達到此「聞所
聞盡」之境,即超「無我見濁」,位當「十信」。

3•菩薩以「法耳」為能聞,以「俗諦」為所聞,起「亦我亦無我見」,若能達此「聞
所聞盡」之境,即超「亦我亦無我見濁」,位已在「初住」以上。

4•佛以「佛耳」為能聞,以「中諦」為所聞,成「非我非無我無上正見」。若達此「
聞所聞盡」之境,即證「非我非無我正見」,位在「妙覺」。是謂「初於聞中」,「入
」受陰本如來藏之「流」,「亡」九界見濁之「所」。

永嘉大師對此「聞所聞盡」偈云:

亡所而入,則入無能入;
入流而亡,則亡無所亡。

(四)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雖然「能聞」與「所聞」都空掉了,不過還有知覺,還有個我相,故仍須再修,直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境。進而「知亦不知,覺亦不覺」,「能覺悟」之智和「所覺悟
」之境都空了,這就能解除第四個「覺結」,《圓覺經》云:「幻塵滅故,幻心亦滅;
幻心滅故,幻智亦滅;幻智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這段經文全同於
解「覺結」的工夫。既然「所覺」和「能覺」都沒有,則已全無執著心,亦破了第六意
識的「想陰」,即超「煩惱濁」,到了這個境界就是「斷法執微細流注分別也」(60),
亦即是「證法空」。蕅益大師的分類如下(61):

1•六道眾生以「根塵」為所覺,「邪慧」為能覺,成「見思煩惱惑」,若達到此「覺
所覺空」的地步,即超「見思煩惱濁」,位當「七信」。

2•二乘人以「真諦」為所覺,以「空慧」為能覺,成「塵沙煩惱惑」,若能達到此「
覺所覺空」之境,即超「塵沙煩惱濁」,位當「十信」。

3•菩薩以「二諦」為所覺,以「道慧」為能覺,起「無明煩惱惑」,若達此「覺所覺
空」之境,即超「無明煩惱濁」,位已在「初住」以上。

4•佛以「中諦」為所覺,以「佛慧」為能覺,成「無上菩提」。若達此「覺所覺空」
之境,即證「菩提」,位在「妙覺」。是謂「初於聞中」,「入」想陰本如來藏之「流
」,「亡」九界煩惱濁之「所」。

永嘉大師對此「覺所覺空」偈云:

亡無所亡,則塵遺非對;
入無能入,則念滅非知。

(五)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能覺」與「所覺」既然空了,但並非悟「空」而執「空」,所以仍須再修下去,把「
能空」與「所空」都消除淨盡,「有也不有,空也不空,覺也不覺」,泯卻一切相對的
萬法名相,這就解除第五個「空結」。既然「能空」與「所空」都沒有,則已達大圓滿
之境,同時亦破除第七識的「行陰」,即超「眾生濁」,到了這個境界就是「斷法執俱
生定,當圓教之十信,別教之十住,成法解脫也」(62),亦即是「塵沙惑盡」。(63)

蕅益大師對此段的分類略不同,大師將「空覺極覺,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全歸類於「圓破行陰」而超「眾生濁」。再將下面「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
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
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之句歸於「圓破識陰」而超「命濁」。(64)現就以大師的解說
列舉如下:

1•六道眾生以「有」名生,以「無」名滅,成「有漏行」,故「世間眾生」,若能達
「生滅既滅」之境,則超「世間眾生濁」,位當「七信」。

2•二乘人以「生死」為生滅,以「偏真」為寂滅,成「無漏行」,作「出世眾生」,
若能達「生滅既滅」之境,則超「出世眾生濁」,位當「十信」。

3•菩薩以「二邊」為生滅,「但中」為寂滅,成「漏無漏行」,作「大道心成就眾生
」,若能達「生滅既滅」之境,則超「大心眾生濁」,位已在「初住」以上。

4•佛以「不變隨緣」為生滅,「隨緣不變」為寂滅,成「不思議行」,作「無上眾生
」。若能達「生滅既滅」之境,則成無上眾生,位在「妙覺」。是謂「初於聞中」,「
入」行陰本如來藏之「流」,「亡」九界眾生濁之「所」。

永嘉大師對此「空所空滅」偈云:

智滅對遺,一向冥寂。

(六)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能空」與「所空」都滅盡了,不過還有個「滅」字,有滅就有生,所以還要再修,直
到「生相」和「滅相」也都滅盡了,這就解除第六個「滅結」。既然「能滅」與「所滅
」都沒有,則已達最圓滿之境,同時亦滅除第八識的「識陰」(阿賴耶識的識陰)。到
了這個境界,就是「證四十二地功德,隱然具足,其與別教初地,位雖言齊,而歷別之
與圓融,實天地懸隔矣!」(65)

永嘉大師對此「生滅既滅」偈云:

闃爾無寄,妙性天然。

這「生滅」兩字,是總結前面而說的,因「動」滅故「靜」生,「靜」滅則「根」生,
「根」滅則「覺」生,「覺」滅則「空」生,「空」滅則「滅」生,六結都滅盡,才達
到不生不滅的境地。試將這「六結」和「五陰」相配表解如下:

從「入流亡所」到「寂滅現前」短短五十二字,理極精深,非言語可表達,透露「六結
盡解」、「五陰全破」的道理,一直到「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耳根法門就是這樣證
得的。無怪乎蘇子由在論《楞嚴經》與《金剛經》時曾說:「初於聞中,入流亡所,乃
至寂滅現前,若能如是於一彈指間,遍歷三空,即與諸佛無異矣!」(66)

「入流亡所」的功夫是從「反聞聞自性」來的,這五個字,含蓋佛法的重要修行祕訣。
儒家講修道也不離「反聞」的功夫,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67)、「躬自厚,而薄
責於人」(68)、「朕躬有罪,無以萬方(指百姓),萬方有罪,罪在朕躬。」(69)老子
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70)以及孟子的「反身而誠」(71)都是「反聞」的修道
工夫。可見「反聞」是世法出世法所共同遵循的,《楞嚴經》卷六讚嘆這個法門云:

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
修學人,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72)

所有的三世諸佛亦從此「耳根」入修。下面舉近代高僧倓虛大師的開悟偈來證明「反聞
」的見性工夫:(73)

由聲而顯聞,依聞而見性,其性云何見?無聲無聞時,聲聞既不見,不能無覺知,若能
覺自覺,當然知自知,知覺住本位,此是見性時。

「反聞」的工夫,除了「入流」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忍辱。「忍辱」其實亦是「反
聞」的工夫,「反聞」是屬自性的,忍辱是屬外相的,不過若修到「無生法忍」之境,
則亦同於「反聞聞自性」的自性修證工夫。我們知道六度萬行最重要的就是「忍辱行」
,能忍才能入道,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所以經典常說:天上人間不管多大的力量,也
不能夠勝過忍辱,一切布施、持戒所不能比。忍辱之人,有大力,乃能荷擔如來家業。
如《大集經•忍辱品》云:「忍辱世第一,忍得世間樂,忍辱離諸怨,忍趣安隱城。」
(74)《優婆塞戒經》云:「戒即是忍,忍即是戒。」「若能忍惡不還報者,即名為戒。
」當我們修「忍辱」時,就須用「反聞」的工夫。應該去觀察一切「是非」從何而來?
(不是去追究誰說的是非)「謠言」從何而生?究竟是「自生」?「他生」?「無因生
」?追究的結果,仍舊是虛妄不實的。文字、音聲只是人類彼此的溝通傳達工具,並無
真實與一定的意義。透過這樣的「反聞」後,了解「是非」、「謠言」、「毀謗」的虛
妄,則自然可安忍於「是非」中,這樣能「即」一切相(指是非),又能「離」一切相
(指是非),則般若智慧自然現前,自可達到「無所住而生其心」之境,《楞嚴經》說
得好:「若能轉物,則同如來。」(76)能轉是非與侮逆之境之人,當下即可同佛一樣的
自在、安然!《大集經•忍辱品》稱讚忍辱偈云:

忍為世間最,忍是安樂道,
忍增美名譽,忍為世所愛。
忍得富自在,忍能具端正,
忍能成工巧,忍力降伏怨。
忍得好容色,忍能具眷屬,
忍招諸勝報,忍能趣善道。

肆、結論

經上說:「狂心頓歇,歇即菩提。」(76)探討這個「狂心」是從何而 來?其實亦是自
己的無明愚癡所現,這個世界何來有「是非」?「善惡」?「美醜」?「優劣」?都是
自己的分別心所造,簡單說,就是由我們的「能、所」所創造的。我們生生世世活在「
能、所」的對待中而不得解脫,無怪乎倓虛老和尚常開示:「介爾一念心性,勿被能所
騙去了。」(77)同樣的,我們修持耳根法門,必須在「不離」音聲中去修,也就是「不
離世法而證涅槃」,不要以為「耳不聽聲」就是修行,我們要依《楞嚴經》「反聞聞自
性」的工夫去修,將所有從「能、所」造出來的一切幻相,回歸到如來藏的清淨本心去
,沒有「能動、所動」二相(動結),沒有「能靜、所靜」(靜結),沒有「能聞、所
聞」(根結),沒有「能覺、所覺」(覺結),沒有「能空、所空」(空結),沒有「
能滅、所滅」(滅結),這樣就能到達涅槃境界,同時亦「解六結、破五蘊」,證得大
圓鏡智!

《楞嚴經》雖獨讚耳根圓通法門,其實真正的圓通之義,妙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並非唯有「耳根」法門才是了脫生死之路。蕅益大師對這點說得最徹底:「豈可謂斯
義獨在耳門?特以阿難一向多聞,今即示以從聞思修勝妙方便。所謂祗須就路還家,不
用改絃易轍……所觀之境雖別,所顯之諦何殊?迷時妄說有六,悟則尚不名一。」(78)
可見二十五妙法,門門都是第一的,不論是五根、六塵、六識、七大,皆是「大陀羅尼
」也。《楞嚴經》的三摩提妙修行路,亦不離此,只看我們會不會用而已。

最後以倓虛老和尚的一段開示作結語:(79)

「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從此撒手放下,天理流行,一任自在!蓋看破即屬般若德,
放下即屬解脫德,自在即屬法身德,修行能事畢於斯矣!

參考文獻

一、《倓虛大師精華錄》,台北原泉出版,83、1。
二、蕅益大師《楞嚴經玄義文句》,台北佛陀教育出版社,85、6。(新刷)
三、釋太虛著《楞嚴經研究》,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11。
四、釋守培《大佛頂首楞嚴經妙心疏》,台北佛陀教育出版社,1993。
五、圓香語釋《大佛頂首楞嚴經》,板橋無漏室印經組,71、2。
六、南懷瑾撰《楞嚴大義今釋》,台北老古文化,台灣六刷,1996。
七、明•曾鳳儀撰《楞嚴經宗通》,台北老古文化,83、4。
八、明•真鑑(交光)述《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台北板橋佛教蓮社,1990、5。
九、明•釋戒潤撰《楞嚴貫珠》,台北新文豐。
一○、明•憨山德清《首楞嚴經懸鏡序》,見《憨山大師夢遊全集》卷四十一,台北新
文豐,81、9。
一一、清•劉道聞撰《楞嚴貫攝》,台北新文豐,79、1。
一二、清•溥畹大師《楞嚴經寶鏡疏》上下冊,台北大乘精舍印,83、9。
一三、白聖大師編•慧律法師校《楞嚴經表解》,高雄文殊講堂,81、3。
一四、唐一玄編述《大佛頂首楞嚴經自課》,高雄菜根香文教基金會1993。
一五、唐一玄編述《大佛頂首楞嚴經概介》,高雄菜根香文教基金會1993。
一六、澄觀居士著《心的闡微》,桃園澄觀精舍,85、10。
一七、釋宣化講述《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台北法界印經會,79。
一八、釋海仁《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講記》,台南市和裕出版社,1989。
一九、謝有為《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語》,台北市正中書局,80、9。
二○、南懷瑾《如何修證佛法》,台北老古文化,78、8。
二一、南懷瑾《觀音菩薩與觀音法門》,台北老古文化,74、6。
二二、 山雄一著,吳汝鈞譯《佛教中觀哲學》,高雄佛光出版社,67年。
二三、吳汝鈞《印度中觀哲學》,台北圓明,82、8。
二四、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81、10,再版。

註 釋

(1)《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30下。
(2)《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14上。
(3)「四不生哲學」即是《中觀》所講的:「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
是故知無生。」見《大正藏》第三十冊頁2中。
(4)見太虛大師《楞嚴經研究》之目錄。
(5)《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23中。
(6)《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云:「耳者,能聞之義。梵云『戍縷多』,此云能聞。如
是我聞亦云『戍縷多』,故瑜伽云,數數於此聲至能聞,故名為耳。翻為『耳』者,體
用相當,依唐言譯。」可見梵語wrotra是能聞之義,這是就其義而言,唐語是直接就其
體用而言「耳」。《大正藏》第四十五冊頁298中。
(7)《大正藏》第二十六冊頁692下。
(8)《大正藏》第二十七冊頁731上。
(9)見《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22下。此句意即:耳聽聲音的本能是可以周遍一切處所的
,十方所發出的聲音,完全不會有遺漏。只要聲響一動,無論遠近都可以聽得到,當沒
有聲響寂靜時,耳的聞性功能則更沒有邊際了,所以就知道耳的功能最圓滿,能具足一
千二百功德,是優根,佛在此已暗示耳根法門最圓通。《法華經》亦言六根的功德,或
有八百、千二百。《聖陀羅尼大自在王經》則言六根的功德是一千二百。
(10)一般來說,鼻、舌和身三根是要相合才能知道。眼、耳和意三根則離開亦能知道,
由「合」而知比較難修,由「離」而知則比較易入。
(11)《楞嚴經•卷二》,《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14上。
(12)《大正藏》第三十冊頁33中。
(13)《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15上。
(14)《大正藏》第三十冊頁2中。
(15)《大正藏》第三十冊頁33中。
(16)下面這四種配法皆參考蕅益大師之說,詳見其《楞嚴經玄義文句》頁432-433。又
《楞嚴經》卷二:「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
,虛妄名滅。殊不知能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
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14上。
(17)《楞嚴經》卷二,《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14上。
(18)「慧眼、法眼、佛眼」,原是指「眼根」的空假中,今套用「耳根」的空假中,故
名之。詳見蕅益大師《楞嚴經玄義文句》頁445。
(19)原文應該是「山僧一隻眼」。
(20)取材於曾鳳儀《楞嚴經宗通》頁163。
(21)《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14上。
(22)《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15下。
(23)《大正藏》第四十五冊頁17上。
(24)《大正藏》第四十五冊頁2下。
(25)「無漏色、漏無漏色、真善妙色」,原是指「色塵」的空假中,今套用「聲塵」的
空假中,故名之。詳見蕅益大師《楞嚴經玄義文句》頁447。
(26)《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25下。
(27)取材於曾鳳儀《楞嚴經宗通》頁175。
(28)《大正藏》第二十六冊頁693上。
(29)《大正藏》第三十一冊頁702上。
(30)《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16中。
(31)「一切智眼、道種智眼、一切種智眼」原是指「眼識」的空假中,今套用「耳識」
的空假中,故名之。詳見蕅益大師《楞嚴經玄義文句》頁448。
(32)以上所舉經文詳見《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26下。
(33)《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24上。
(34)《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23中—下。
(35)《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24上—中。
(36)《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30下。
(37)此說參見守培法師《楞嚴經妙心疏》卷六,頁19。
(38)參見太虛大師《楞嚴經研究》,頁130-139。大師又云:「大乘經論擇取初心觀境
之顯而易見者,如《起信論》之取一心二門為所觀境,《成唯識論》取一切法唯識為所
觀境,《中論》之取一切法畢竟空為所觀境,《摩訶止觀》取意識心王為所觀境,皆擇
定所觀境體之有異,非能觀智體之有異。或者混能所智境之不辨,爭執本經破識取根等
義,皆失之矣。今謂若論本經之擇觀境,雖直可謂之『唯六根論』,所謂『十八界』攝
一切法盡。『六塵』是『六根』之影,『六識』又是『六塵』之影,而『識』發乎『塵
』,『塵』出乎『根』,故『六根』攝一切法盡,又六根之『耳』門較諸經論擇之獨審
也。」
(39)《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29下。
(40)以上經文見《楞嚴經》卷六,《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30下—131上。
(41)《楞嚴經》卷六,《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31上。
(42)此表參閱白聖大師編《楞嚴經表解》頁80。
(43)關於六根之「流變三疊千二百功德表」可參閱守培法師《楞嚴經妙心疏》卷四,頁
19-20及蕅益大師《楞嚴經玄義文句》頁708-714。
(44)《楞嚴經》卷六,《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31上。
(45)《楞嚴經》卷六,《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31上。
(46)《大正藏》第二冊頁58上。
(47)出自永嘉大師〈證道歌〉。
(48)出自憨山大師「勸世文」。
(49)《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28中。
(50)圓瑛大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頁871。下面皆略稱為《講義》。
(51)詳見蕅益大師《楞嚴經玄義文句》頁852。
(52)永嘉大師的歌頌皆詳見交光《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下冊,頁1649-1650。下面
皆略稱為《正脈疏》。
(53)見劉道開《楞嚴貫攝》卷六,頁10。
(54)見交光《正脈疏》頁1639。
(55)見蕅益大師《楞嚴經玄義文句》頁855-856。
(56)圓瑛大師說「根」塵既消,則「識」亦無所得生,所以亦破前五識的「想陰」。見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頁874。
(57)見《楞嚴貫攝》頁11-12。
(58)見《正脈疏》,頁1642。
(59)見蕅益大師《楞嚴經玄義文句》頁857-858。
(60)見《楞嚴貫攝》卷六,頁12。《正脈疏》,頁1645。
(61)見蕅益大師《楞嚴經玄義文句》,頁860。
(62)見《楞嚴貫攝》卷六,頁13。
(63)見《正脈疏》頁1647。
(64)見蕅益大師《楞嚴經玄義文句》頁861-863。
(65)見《楞嚴貫攝•卷六》頁13。
(66)見曾鳳儀《楞嚴經宗通》頁413。
(67)《論語•衛靈公》。
(68)同上。
(69)《論語•堯曰》。
(70)見《老子》四十章。
(71)《孟子•盡心篇上》之四。
(72)《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31中。
(73)《倓虛大師精華錄》頁385。
(74)《大正藏》第十三冊頁357上。
(75)《楞嚴經•卷二》,《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11下。
(76)《楞嚴經•卷四》,《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21下。
(77)《倓虛大師精華錄》頁10。臺北原泉出版。83、1。
(78)見蕅益大師《楞嚴經玄義文句》頁446。
(79)《倓虛大師精華錄》頁10。臺北原泉出版。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