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雙肩早自承,青年逸氣逐雲騰(上)

◎許麗芳

本文榮獲八十六學年第二學期范道南居士獎學金   

摘要

本文共分為七部分:

壹、前言

貳、青年何以要學佛

參、青年學佛的態度

肆、青年學佛的四大綱領

伍、青年學佛的五大價值

陸、如何培養鑑別修行法門的能力—解行並重

柒、結語

關鍵字

學佛 佛學 四諦 涅槃 八正道 成佛之道

壹、前  言

生命是因緣和合,所以人能造善造惡。一個人能正見緣起,清信不疑,就能觀空,就是證初果須陀洹(預流)。證初果的人有如具有正知正見的菩薩,已具有「觀空而未證空」的預備條件(即預流),有這種條件,生命不再是畏懼逃避,而是無畏地面對過去身口意留下的種種陰影(業力),接著就能正視實有的因緣條件,盡其在我地積極創造生命的光輝。能觀空的人,絕不悲觀,因為既能觀空(觀緣起),就必然明白一切事物的無常性和可塑性。正因為有可塑性(可變性),人才永遠有希望;正因為無常,世界才多彩多姿,這是一切存在的本質。只有對無常有如實知見,才能正見緣起。無常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不能面對無常而妄想逃避,可怕的是種種顛倒知見,可怕的是一味追求違反無常、無我的境界,到最後生命的創造力一再遭遇摧殘而不自知。越陷越深就越執著,越不能觀空、觀緣起;越不能觀空、觀緣起,生命就越萎縮,越昏沈,越散亂,地獄也就越來越現前了。青年學佛的目的,無非在使佛法成為日常生活語默動靜的指引。學佛的確可以使我們放下執著,擺脫過去的潛意識牽絆,重做一個充滿創造力和慈悲力的新人。

貳、青年何以要學佛

一、開啟內在智慧

佛者,覺也。覺之一字為總說,其所涵之意義,則有自覺與覺他二義。故云:自覺覺他二覺圓滿是名「佛」。所云自覺,謂自身悟證真理之意,由是推己及人,普使人人悟證真理,是謂覺他。於是真理之光,常照人間,使娑婆國土群生,從而普沾利樂,永永無已,是之謂二覺圓滿,是之謂福慧圓修,悲智具足,即名諸「佛」。

佛法的本質,並不是以他力的方式而得到救贖,而是源自眾生無始時來所本具的佛性而達到開悟的境界。因此,佛教基本上是以開啟眾生內在的智慧,達到成佛解脫的目的。

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悟證真理之後,即以悠長之歲月到處說法度眾,一方面以五戒、十善等方便法門,普度社會一般群生(見四阿含經),另一方面則為隨順諸出家求法弟子之不同心欲,分別演說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三乘佛法。如是慈悲普度,教誨不倦,至四十二年後,修習聲聞乘諸弟子皆證得阿羅漢果,修習菩薩乘諸弟子皆證得登地菩薩;於是,在靈山開演法華大法會,講述《妙法蓮華經》,使此三乘諸弟子,統一教乘,歸一佛乘道,各各奉行妙法蓮華意旨,修證菩薩十地,自度度他,自利利他。是名「法華會上,會三歸一」,是名「唯一佛乘,無二無三」,是名「如來但教化菩薩」。

由此,僧團正式成立,「佛、法、僧」三寶出現於世;釋迦佛利群生之法,於是承先啟後得人,所謂一燈傳百燈,百燈傳萬燈;譬如一父教養百子成人,百子又各各教養其百子成人……從此代代相續,代代增加,展轉教化,綿綿不絕!於空間言:由印度而中國,而東南亞,而歐洲美洲,終至於橫遍十方;從時間言:由百年而千年,而萬萬年,而億萬年,終至於豎窮三際。此所謂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億萬年代中之億萬不同世界的無量無數無邊群生,非是算數所能知之,而皆蒙釋迦佛的慈悲大願故,普沾佛法利樂!故佛學云:「三千大千世界乃為一佛教化範圍。」

二、走向成佛之道

「成佛之道」,意謂三世諸佛為芸芸眾生所宣說有關成就佛果的教誡。可貴的是,由於佛陀深具大智慧,使其開示的教法體現出多元化,適合各各根性的眾生。佛學千經萬論,凡所論述,皆以「人」為本位,此為佛學之義理分際所在。由此,故佛學將人列為十等級,名之謂「十法界」。所云十法界,淺近的說,是謂人有十等十樣的不同品格與其生活之意,其排列如次: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其中以「天」與「聲聞」作為分限,「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名為六凡;「聲聞、緣覺、菩薩、佛」名為四聖。換言之,人可能淪入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亦可以修成天、聲聞、緣覺、菩薩、佛。

佛學認為:人若向善向上,便可成為人上人,乃至超凡入聖而成佛。人若不向善向上,不安分守己,必將淪落於四惡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之非人的品格與生活。所謂非人的生活,多半指人的精神生活方面而言,例如世俗所謂衣冠禽獸與作姦犯科者,他們由於不向善向上,不安分守己,故他們之精神生活,常年累月過著非「人」的生活。所以,就「六凡」方面說:天(人上人),樂多苦少;人(一般人),苦樂均等;四惡道(衣冠禽獸及作奸犯科等類),有苦無樂。

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每個人之本性,無有不向善向上者,無奈紅塵滾滾,執迷於「貪、瞋、癡」之心欲,禁不起世間權勢財色等之誘惑,於是,其思想、行為,往往與本性背道而馳,且不自覺;及至發覺,每每為時已晚,再回頭已百年身!再說,貪瞋癡心欲較薄之人,縱然不致成「失足」之恨,但不免一念善、一念惡,或今日為善,明日為惡,其品格與精神生活,輪迴於六道(即六凡)之中,時樂時苦!(善念善行,是為天人之品格與生活。惡念惡行,是為四惡道之品格與生活;故云輪迴六道,故云時樂時苦,此乃佛學所云輪迴六道之原始意義。)

人之品格與生活,既經常陷於六道輪迴,則人生便失其意義與價值,人生無意義與價值,便是虛度此生,便是有愧於「萬物之靈」的稱謂。佛學謂:「人身難得」,又謂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度者渡也!離苦得樂謂之度,轉凡入聖謂之度。如是出離六道輪迴而走向成賢成聖大道,是謂「度此身」。人必先度此生此身成「四聖」之品格後(亦即圓滿人生意義與價值後),方可言死後不受輪迴而往生佛國。悟得此義,方許善解佛經。至所謂「帶業往生」者,乃為佛門法師度生利眾之方便語,方便度生,佛所許可。

說到人生意義與價值,迄無定論。惟依據佛學義理,扼要的說,乃為自度度他(或自利利他)而共同圓成人間淨土。人人皆有自度度他之心行,人間淨土乃得圓成!換言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彼此無爭無求,攜手邁向安詳和樂的自由平等社會,是之謂「人間淨土」。所以,若就現代詞語來說,佛學認為人生之意義與價值,即在謀求人類共同的幸福。因此,青年何以要修學佛道?可以獲得結論如下:第一,就個人言,在使人生之意義圓滿。第二,就整體言,乃為圓成人間淨土而謀求人類共同的幸福。是以,「成佛之道」乃源於法性的理體,並由諸佛金口宣說,做為芸芸眾生依而修持的次第。因此,「成佛之道」絕不拘限於任何宗派或門戶,端視各人的宿慧、願力與因緣而定。只要善於把握佛法大意、旨趣,並懇切付諸實踐,每一有情眾生均能邁向「成佛之道」。

參、青年學佛的態度

學佛的第一個態度是「存疑」,第二個態度是「求證」。

我們本身未成正覺之前,對一切經論「存疑」是有必要的,「存疑」並不是如懷疑論者的懷疑到底,也不是追問世界有邊、無邊等無關解脫的問題。「存疑」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存疑」是為了「求真」,為了避免「強不知以為知」的自欺欺人。如果我們不確知佛教經論是何人、何時、何地及以何因緣所編,我們的態度最好是「存疑」,最好不要人云亦云,或隨便脫口而出說「迷信比不信好」。因為佛陀絕不推銷迷信,佛陀的一代言教是為了破迷啟悟,身為佛教徒怎可說「迷信比不信好」?迷信和不信都是「反真理」,對建立真善美的心智和人間淨土(真正的大同社會)有天大地大的妨礙。須知佛陀的教誡乃以般若智慧(真知灼見)為主導,不像一般科學只強調「真」,一般宗教只強調「信和善」,一般藝術只強調「美」。佛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宗教,它以真(般若)為先導,而即真、即善、即美,沒有任何偏枯的發展。根本佛教是如此,大小乘諍執之後的大乘佛教,也在其六度般若波羅蜜中,突出般若波羅蜜的先導地位。不求真或不以慧為嚮導,學佛就失去佛陀一代言教的諄諄悲意。

古人曾提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來描寫開悟的境界,有人因此以為真理不可說,開口即錯;事實上,真理不是不可說,也不是不能以概念來表達。佛陀當年早就明確的提示我們:「見法即見緣起,見緣起即見法。」(參見《稻芊經》與《中阿含經》卷七)佛法用一個字表達就是「空」,用兩個字表達就是「緣起」,空和緣起還可進一步用邏輯概念加以說明,如《雜阿含經》解說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用現代口語來講就是:任何事物的存亡和生滅,都有其因緣聚散的緣起,因緣聚則生,因緣散則滅,無一物存在非因緣和合,無一物消失非因緣離散。正因為一切皆緣起,所以有生就有滅,無生方無滅。生指因緣和合,滅指因緣失散,此中沒有絕對的自由意志,也沒有能脫離五蘊而獨立存在的精神意識。正因如此,人能不離緣起,不斷創造有利成就眾生成佛的條件。

佛法絕不止於語言與概念而已,一個人學佛,如果崇尚清談而不證、不行,那定會「死在句下」。語言和概念只是經驗累積的符號化,符號永遠不等於自己的實證經驗,唯有將符號具體表現為解脫的經驗,「見緣起」才有具體的解脫意義。語言和概念分析,絕對無礙於涅槃解脫的實證,絕對有助於修證經驗的引導;真正障礙修道的不是語言和概念,而是自己習氣上的主觀好惡和趨避(如趨炎附勢)。真正障道的是貪愛、疑懼和情緒混亂,真正障道的是懈怠、不努力學習,真正障道的是被自己過去的身口意所奴役,被自己潛意識的陰影所宰制。

要求證就得在日常生活中修習,首先要培養離開自我本位觀念來看問題的「出離心」,有這種出離心,就不會自以為是地輕慢學術考證,須知佛學是越考證越明,佛法是越修證越明,佛陀的正覺是越不離日常生活越明。一般宗教忌諱考證工作,忌諱與日常生活結合修證,忌諱強調自覺而強調他力加持庇佑的信仰。為什麼一般宗教怕自覺?因為一般人怕認識現實,怕面對「無常」,也怕那「不生不滅的存在」竟只是妄想和戲論。佛教不怕自覺,而且強調自覺。佛教認為,只有高度自覺才能認清一切現實的實質,才能認識「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才能發出離心,才不會離開一個「我」又入另一個我,「出一家又入一家」。(引太虛法師語)

佛陀般涅槃已近二十五個世紀,他不會再回來告訴我們他當年的正覺到底是什麼。他的一代言教,經過後人一層層地包裝,加上形形色色、無奇不有的廣告招徠,已變得很難捉摸。離佛世越遠,人們越喜歡以自己的主觀好惡來想像和臆測,這些言詞,竟成為佛教經論編纂的一部分,此一大勢所趨,始料不及地加深後人學佛的困難。如果我們不能擺脫前人編纂經論所依據的好惡和臆測,則我們學佛,很可能畫虎成狐,越學越走樣,越精進越迷糊,這恐怕不是當初學佛的用意。

肆、青年學佛的四大綱領

一、苦諦當知當解

苦可以從三個層次來觀察:

1、表層苦: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

2、第二層次世間無常苦:好花不常開,人的境遇總是不斷改變,對自己的未來,我們有太多不確定,卻又想確定;於是求神問卜,無非是想更精確地把握受無常左右、隨時變幻的未來。

3、第三層次五蘊無常苦:五蘊指的是無常的色身、無常的六根觸受、無常的六根識別、無常的身口意行為、無常的意識察覺能力。由於形成人身心因緣的五蘊無常,人不能隨意自在;因為做不了主,所以有不能自在、不能自主的苦。人常想要一切美好如意,可是總難免事與願違,於是把自己的感情世界縮小,對其他人的苦難不聞不問,以便在自己建立的小小世界裡,不受干擾而自得清淨自在,享受如幻如夢的隨心所欲境界。凡此種種,皆係不能正視無常五蘊的因緣所致。

以上三個層次的觀察,一層比一層深,表層苦人人能觀察,人人能感受,人人能經驗。第二層的世間無常苦,就不一定人人能體會,因為人們很容易合理化無常的現象,說「剎那即是永恆」而主張及時行樂,變得更加自我中心而不以為苦;一旦不以為苦,苦就無法變成修行的助緣,反而會成為習慣性的苦中作樂,或習氣更強的趨樂避苦行為。人類社會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麼一比,無常力下的生生滅滅就很難有具體的啟示。觀察世間的生滅無常,目的在讓我們體會「無常,所以不能自主;不能自主,所以苦」,因為苦,所以要離開那主宰欲常相左右的自我中心。有這層體會,我們才能進行第三層的五蘊觀察。

觀察五蘊無常苦,可以讓我們體會到日常生活裡所執意保護的色身(色蘊)、所執意堅持的意識覺察(識蘊)、六根觸受(受蘊)、六根識別(想蘊)、乃至一切身口意的行為(行蘊),都不是能由自己完全做主的。為什麼?因為無常力常相左右。如果不能正視這層真意,我們就會刻意執著自他五蘊的不變性,結果總是變得排斥心(瞋厭)和貪愛心更加熾盛。由於貪瞋,我們就無法正視周遭因緣與一切生命和生活的條件,我們就很容易依主觀好惡來取捨自他共存的條件。一旦形成「順我則貪,逆我則瞋」的習氣,就會扭曲因緣而無法培養奠基於無常苦的正確觀察和知解。

二、集諦當知當斷

能正確觀察苦諦就是「善知病」,其次要「善知病源」,集諦就是正確掌握苦的根源,然後對症下藥,標本兼治。苦的根源,主要表現為貪求而不饜足,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種:

1、對欲樂、財富、權勢的貪求與戀棧,執著邪因邪緣或無因無緣而成的偏見。2、個體與種族生存的延續欲。3、對眾生或苦難缺乏同情,對自己或他人不能關切,不能容忍,乃至排斥、打擊而有「除之而後快」的心理欲求。

這三種求生存、求再生的意志,構成生命延續、善惡業力生起的根本。只要這種意志力量存在一天,生死就不斷。此種貪瞋交互影響的意志力量,又可在空間上分為自體愛和境界愛(簡稱為「我、我所」),在時間上分為對過去的眷戀、對現在的染著、對未來的欣求(簡稱為「三世愛染」)。不論是「三世愛染」或執著「我、我所」,關鍵都在違反中道而貪愛佔有或排斥厭離,所以《雜阿含•二○五經》說:「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根)繫法(塵),非法繫意,中間欲貪,是其繫也。」說明了貪欲及其常相對應的瞋欲(有欣此就有厭彼),才是煩惱繫縛的主因。

世間良醫能治人的生理病苦,佛法則專治人的心理病苦。身苦主要導因於人身失去節制和平衡。所謂四大不調、內外六淫(風寒暑濕燥熱),淫就是離開中道,一犯淫,人身就得病,人的心苦也可以依同樣原理分析。長久以來,人心一直馳騁不停,由於無常,一切事情不斷生滅,為了應付周遭環境變化,不得不隨時做因果判斷;惟因懶惰懈怠與時間有限,我們很容易投機取巧而忽視因緣的整體性,很容易以主觀好惡去分別抉擇事理的因果,很容易任由貪愛與排斥,主宰自己的情緒、思維乃至整個因果分析;於是好像瞎子摸象般,執著自己極有限的觸受而恣意武斷。這種對整體因緣的偏執,使我們以偏概全或倒果為因,甚至「非因計因」而執取邪因邪緣,乃至復發為邪見和種種根深柢固的偏見。這就難免苦上加鎖,不得解脫。《雜阿含•二六六經》提到有情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正是此意。

無明就是不明事理的因果,就是對一切事情,不肯依據因果法則冷靜且深刻地觀察分析,卻寧可憑恃貪瞋習氣和素來偏見主宰自己判斷。只要這樣的無明常相左右,人的貪瞋繫縛就會如影隨形。只有除去無明,才能斷盡貪瞋。要除去無明,就得常做因果分析,尤其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分析一切日常遭遇的事情,直到對因果關係的必然性能深知深信,不再「非因計因」。只有深知因果,才能使當生的生,當滅的滅,當做的做,當斷的斷。《中論.觀涅槃品》說得好:「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

三、滅諦當知當證

佛教以涅槃來代表真理,涅槃就是滅諦的主題,是能治一切苦迫煩惱的根治藥。這服根治藥必須自己去品嚐,從行為、語言、思維中相應,不是離開行為、語言和思維而有所謂涅槃。佛陀大弟子舍利弗在《雜阿含經》說:「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一旦離開思維、語言和行為,就無涅槃可言。只有在日常身心行為中,才有所謂貪瞋癡斷盡的問題。涅槃是不離日常生活的心解脫(心苦的盡滅),是可以在現世經驗的,如《雜阿含•四九三經》舍利弗說:「作是思維:我內心中為離欲(染)不?是比丘當於境界,或取淨相(即故意想自己的身體、感情、事業、見解受到嚴重破壞或排斥等),若覺其心於彼遠離,順趣、浚注(指確見自己能正觀因緣,不再有我執等煩惱繫縛)。」

佛教是講因緣的,不是離開因緣而談斷滅煩惱,反而是「受諸善法因緣」和「不受諸善法因緣」的因果抉擇。這種因果抉擇須以欲貪的調伏為手段,所以《雜阿含經•一○八經》舍利弗指出:「大師唯說調伏欲貪,於彼色(身)陰調伏欲貪,於觸受、識別、身語意諸行和覺察意識上調伏欲貪。若於色欲不斷、貪不斷、愛不斷、念不斷、渴不斷者,彼色若變、若異,則生憂悲惱苦,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能調伏欲貪,才能使身心吻合中道,才能拿得起(不捨),也放得下(不取),更進一步,才能如實地見到因緣果的真相。有這樣的正見,才能停止激情地製造邪因邪緣和偏見,才能將迷惑與業苦一齊斷盡,才能親證涅槃。只有親證涅槃,才能真正解脫。要證涅槃,先要培養對因果的正見。有正見,才能實實在在地在中道上努力。」

四、道諦當知當修

道諦就是中道,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佛教裡,中道具有非常特別的意義。中道是不離世間而斷自我中心,不離欲望而斷煩惱,不離身心行為而證無染(著)解脫。中道不是厭離人世,不是厭離社會,而是厭離自我中心的貪瞋,然後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實踐八條正道(簡稱「八正道」)。

八正道是以正見為主導,正見就是確信因果關係的必然性;其次是正思,指的是依正見而做正確的因果思維;第三是正語,包括不妄語、不誹謗、不惡意攻擊、不做無意義的空談或爭辯;第四是正業,包括有節制的飲食、睡眠和適量的運動,同時要遠離殺生、偷盜和不守信用的交易;第五是正命,指的是利己利人的謀生職業,不從事害己害人或污染環境、殘害眾生的職業;第六是正勤,又稱為「四正斷」:1.已生之惡令斷,2.未生之惡令不生,3.未生之善令起,4.已生之善令推廣;第七是正念,又稱「四念處」:1.觀察色身無常,修呼吸念,2.觀察觸受執著是苦,3.觀察心念生滅無常,4.觀察一切煩惱、觀念、見解,都是生生滅滅,都係受種種因緣形塑,不是本來就有;第八是正定,透過與正見相應的禪定,我們能對事情做不受情緒、疲勞(惱幻)影響的覺察和分析。

八正道可歸結為戒、定、慧三學。三學以慧為主軸,也就是說,戒和定要能與慧相應,否則盡做些「非因計因」的守戒、苦修和禪定,也是難以成就。戒的本意是「好行善道,不自放逸」(《大智度論》卷一三),依八正道來講,包括正語、正業、正命和正勤。定是繫心一境,堅固攝持,包括正念和正定,依戒能起定,能斷瞋,依定能斷貪,能發慧。慧包括正見和正思,對因果有正確見解,才能對因果有正確思維。正見是學佛的第一步,有正見才能正思維,才能身語意清淨,才能自覺覺他、自利利他,這就是中道。《雜阿含•七八三經》婆羅門問阿難:「有道、有跡能斷貪欲、瞋恚、愚癡耶?」阿難回答:「有,謂八聖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