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釋聖嚴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第65期(1980.10)
頁319-330

©1980 大乘文化
臺北市


 

 

頁319 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淨土法門,雖說簡明易修,若要研究淨土思想的來龍去脈,也是極其繁複的,這在近代的中國佛教界,尚未有人注意到淨土法門的複雜性。我是比較喜歡歷史的人,在中國佛教史上,也有一個不期然而然的傾向,即是大凡重視戒律問題的人,多半也是重視歷史考察的人。我們看,對於史傳目錄有大貢獻的古大德,例如僧祐、寶唱、慧皎、道宣、義淨、智昇、圓照、贊寧等人,大多與律學的振興及淵源有關。我夠不上談戒律的資格,卻是真正在戒律問題上花過幾年工夫的人,所以告一段落之後,便很自然地,將注意力集中到了教史上面。

  當我接觸了龐大的教史資料之後,益發覺得研究佛法的困難;尤其當我略知日文,稍窺日本近代的治學方法及其研究成果之後,更加覺得我是不夠資格來談「研究佛法」四個字了。可是,在目前的中國佛教界,貧乏得連我這樣普通的人,也不可多得的情形下,我又不得不強自努力,為這貧乏的環境,散播一些啟蒙的種籽,所以才約同了淨海法師,編撰一部世界佛教史綱。也許

 

 

頁320 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我們兩人的名聲太小,小得微不足道,所得的支持,故也極少。不過,我們仍在極度艱困的情形下,蒐購了必要的參考書籍,來寫我們的佛教史綱。

  現在,無盡燈的編者,要我寫一篇有關淨土法門的文章,以我的心願,最好是寫一部「淨土教理思想史」,如有可能,我將來真會寫的,因為,晚近以來的中國彿教,專修淨土的人數,比率極高,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淨土思想的發展,乃是源遠而流長,即以中國而言,歷代祖師的淨土思想,也都各有其特長。

  大致上說,近世的中國淨土思想,接受蓮池及藕益兩位大師的影響極大。現在,我參考日人望月信亨的「支那淨土教理史」將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略微向燈刊的讀者,作一點介紹。

一、蓮池大師的事蹟

  蓮池大師名叫祩宏,字佛慧,蓮池是他的號。他是浙江省仁和──現在杭縣地方的人。十七歲即考取秀才,並以學行著稱。見有一個隣居家的老太太,天天念佛不停,他便好奇地問她,念佛何用?老太太的回答是:「先夫持名念佛,臨終無病而逝,故知念佛之功德,不可思議。」

  蓮池大師的宿根深厚,聽了這話之後,即能深信不疑,從此寄心於淨土,並自書「生死事大」四字,置於案頭,警策自勵。二十七歲又喪父,三十二歲喪母,即於當年(明朝嘉靖四十五年,西紀一

 

 

頁321 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五六六年),發心出了家。先投西山性天落髮,再依昭慶無塵稟具,嗣後北上,參禮徧融,徧融示以莫貪名利,唯以一心辦道,老實持戒念佛。蓮池大師深受感動而銘記不忘。

  然後,又於柳巷參謁天奇本瑞的法孫笑巖德寶,受用很多,故當他往東昌去的途中,聽到樵樓鼓聲,忽然大悟,因此作了一偈:「三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閒事,魔佛空爭是與非。」

隆慶五年(西紀一五七一),蓮池大師到了杭州的雲棲山,以其山水幽絕,深心愛之,遂卜居山中,開始專修念佛三昧;同時教化遠近而道俗雲集,不久即成一大叢林。

  萬曆十二年(西紀一五八四),編寫往生集,以蒐錄古今念佛往生者的事蹟。二十年,又以杭州淨慈寺開法主席。在此期間,他又提倡戒壇制度,鼓勵實行自誓受戒的方法。同時唱導戒殺放生,不遺餘力,於山中及城內城外,闢建放生池,並且親撰戒殺放生文,普勸時人,切莫傷物害命。

  蓮池大師既是淨土行者,也是禪的行者,所以他是主張禪淨同歸的一位大師。他既痛斥當時禪徒的空腹高心,但又以禪理來解釋淨土法門。當然,禪淨兼修的主張,始於唐末的永明延壽禪師,經高峯原妙,至蓮池祩宏而集大成。所以他每以永明及高峯的重要語錄,開示學者。

  萬曆四十三年七月,病重之際,即作三可惜十可嘆,以警策大眾,並諄諄以「老實念彿」,告誡諸弟子,寂時八十一歲。後被尊為蓮社第八祖。

 

 

頁322 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他的著作極多,主要者有阿彌陀經疏鈔四卷、往生集三卷、淨土疑辯一卷、禪關策進二卷梵網經戒疏發隱五卷、楞伽經摸象記一卷、緇門崇行錄一卷、山房雜錄三卷、竹窗隨筆二卷等。他的全集稱為雲棲法彙,共計三十二卷。

二、禪淨同歸的思想

  蓮池大師站在淨土教的立場,將淨土經典分為三等:

  一、無量壽經及阿彌陀經,稱為「同部」。

  二、觀無量壽經、鼓音王經、以及阿彌陀偈經,稱為「同類」。

  三、華嚴經、法華經乃係兼說淨土的經典,故稱為「非部非類」。

  在此三等經中,蓮池大師特別重視阿彌陀經,他以阿彌陀經的持名念佛,為至簡至易,最為要約的法門,並以為佛陀宣說此經,有十大事由,所以,蓮池大師對於彌陀經的用力至勤。他說,總括佛的一代時教,目的不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此阿彌陀經,即是直指凡夫的自心,以念佛之心而入佛之知見。

  他以此經之說出,其有十義,現從他的「彌陀經疏鈔」卷一中所列者,抄錄如下:

  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故。

 

 

頁323 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二、特於無量法門,出勝方便故。

  三、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故。

  四、化導二乘執空,不修淨土故。

  五、勉進初心菩薩,親近如來故。

  六、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故。

  七、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故。

  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無念故。

  九、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故。

  十、復明徑路修行,徑中之徑故。

  可知,佛說阿彌陀經,實由於釋尊的大悲本懷的流露,是為末法時代的苦惱眾生,開示出離生死的唯一捷徑。

  同時,蓮池大師又根據華嚴五教的教判,將阿彌陀經判為頓教所攝而亦兼通終教及圓教。正攝於頓教,所以此經,雖薄地凡夫,但能持名念佛,即能往生淨土,得不退轉,以即身成辦生死大事,故迥異於漸教要以歷劫修行,始能位階不退。兼通於終教,所以念佛生於淨土,然後才能漸漸成佛。分通於圓教,所以此經之中,述說淨土的水鳥樹林,皆演妙法,處處盡是如來的化現

 

 

頁324 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又在無量壽經說,能於寶樹之中,可見十方佛剎,阿彌陀佛常在西方而亦徧於十方;又從一一華中,出三十六億那由他百千之光明,一一光明又現三十六億那由他百千之佛,普為十方,說一切法,這些都是華嚴別教一乘的事事無礙的境界。所以阿彌陀經及無量壽經,均應正攝於頓教範圍。

  我們知道,情涼澄觀是將禪宗攝於頓教的,蓮池大師為標禪淨同歸之說,所以也將淨宗的阿彌陀經及無量壽經,判入頓教。因為蓮池大師的看法,是基於「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的觀念,既然心即是佛,佛亦即是眾生,那末,我們念佛,便成了諸佛心內的眾生,念的也就是眾生心中的諸佛。這便是頓教。

  再說,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所謂念極歸空,也就是無念之念,名為真念。因此,終日念佛,主要是達於無念,即達無念之理,求生淨土,也就了不可得,此正所謂不生而生,生實不生,亦正所謂自性彌陀與唯心淨土的意思。這個思想,便是禪淨同歸的理論根據了。

三、信願行的淨土實踐

  蓮池大師依據子元及普度等的說法,確認淨土法門的行者,必須具備信、願、行的三個條件。

 

 

頁325 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一、信──深信生佛不二,眾生念佛,必定能夠往生,也當究竟成佛。故於阿彌陀經中,釋尊要說:「汝等皆當信受我語。」

  二、願──如果只信而不發願,那是到不了西方的,唯有要求往生,才得往生,所以阿彌陀經要說:「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三、行──僅發虛願,尚沒有用,必須更進一步,常行精進,念念相續,勿使間斷,例如阿彌陀經所說:「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情、願、行的三個條件,乃是往生淨土之三種資糧,並且缺一不可。因為這三種資糧,實即如環無端、交替前進的三大修持要素。

  在這三種資糧的第三種「執持名號」的修持,也即是聞思修三慧的內容:

  一、聞慧──經說「聞說阿彌陀佛」之後,始知執持彌陀名號,所以此為聞慧。

  二、思慧──執持的「執」,乃是在聞得彌陀名號之後,予以接受的功用,用什麼接受,當然是心,以心接受,便是思慧。

  三、修慧──執持的「持」,乃是接受之後,保守不捨,恆常不忘之意,所以就是念念相續的修慧。

  念佛的修持方法,又可分為三種:(一)出聲稱念彌陀如來的名號,叫做「明持」。(二)不出聲而

 

 

頁326 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心念者,叫做「默持」。(三)微動口唇而念,像咒家的金剛持那樣的,叫做「半明半默持」。

  在念佛之際,又分有計數念及不計數念,有人乃至用小豆論斗的記算他念佛的數字。這在蓮池大師,不作硬性規定,只要你能持名念佛,計不計數,均隨各人的所便而行。念佛的功能,要在一心不亂,數目多少,無關宏旨。

四、一心不亂的道理

  所謂一心不亂,即是將我人的心,專注於一境,而非散亂妄想的一種情態。但此當分「事的一心」及「理的一心」之兩面來說。

  事的一心,是在執持名號之時的憶念,也就是口中稱佛名號,耳中聞佛名號,心中常憶常念此佛名號,字字分明,緣慮相續,不間不斷,行住坐臥,唯此一念,別無二念,因此而將貪瞋痴等的煩惱雜念,一律排之於心境之外。若到這一地步,即已得到信力的成就,唯其僅能調伏煩惱,尚未能夠破除煩惱。

  再說理的一心,此即聞佛名號之時,不唯憶念常念,尚須反觀審察此憶念常念的根源,達於極點,即能於自本心,契合根源而為一心。但此也有兩個階段:

  第一、能念所念,更無二物,即在能念的我心之外,別無一個為我所念的佛在;除了所念的

 

 

頁327 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佛外,我的心中也沒有一個能念的佛在。唯即一心而已。

  第二、能念所念,都是非有非無,離四句義,言思路絕,莫可名狀。即於一心之中,能所情消。有無見盡,的的確確,唯與清淨本然的理體契合。

  此即是純粹不涉一點事相的理觀,當此觀力成就,即進入見道位,卻能破除煩惱雜心了。

  此所說的理之一心,含攝極其深廣,例如文殊般若經的一行三昧、華嚴經的一行念佛一時念佛、起信論的觀佛真如法身,都是這個一心的意思。又如觀無量壽經所說至誠等的三心、起信論所說直心等的三心、往生論所說清淨等的三心,乃至華嚴經的十心,寶積經的十心,也無不具於這個一心之中。還有淨名經所說的八法,德雲比丘所說的二十一種念佛門,也不外此理之一心。此在菩薩名為念佛三昧,在達磨即是直指本源的禪。所以,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道理即在於此念佛至理之一心的境界而已。

  可見的念佛雖然容易,道理實不簡單,若非念至一心不亂,那就非常的膚淺了。因為蓮池大師所見的念佛法門,實在是極其簡易而又極其精深的,在簡易的實踐之中,含有精深的哲理思辨。所以,蓮池大師能被稱為大師,一般的淨土行者就連小師的資格也夠不上了。近人有以淨土法門為接引初機的淺薄之教,那更是未能深入淨土教理的蠡測之論!

  蓮池大師,又根據宗密大師的普賢行願品疏,把念佛的方式分為四種:

 

 

頁328 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一、稱名念佛──即指阿彌陀經所示的持名念佛。

  二、觀像念佛──注目觀瞻所供的由泥、木、金、銅等造立的佛像。

  三、觀想念佛──依據觀佛三昧經及十六觀經所說的方法,以心眼來觀想如來的身相。

  四、實相念佛──即是擺脫了生滅、空有、能所等的觀念,也絕離了言說、名字、心緣等觀念,專念自性本淨的天真的佛,例如華嚴經所說的「若我欲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就是指的實相念佛。

  在此四種念佛方式之中,後後勝於前前,以稱名念佛最淺近,實相念佛最究竟,而此實相念佛,就是理之一心,所以,仍可首尾兼顧,並非別出方便。

五、蓮池大師的特色

  關於一心不亂,分作事之一心及理之一心的解釋,從淨覺仁岳以來,即唱此說,並有天如惟則、湛堂性澄,也祖述此說,所以,蓮池大師乃是踏襲古德之意而來,但在解釋方面,卻大異其趣。淨覺仁岳等諸師,乃是站在天台教的立場,說出理之一心,以釋一心三觀之義,他們是倡導台淨融合,即以此義而作為立論的根據。蓮池大師不是天台學者,所以認為,體究理之一心,即是體究審察,獲自本心之意,此亦即是達磨所傳的當下直指的禪,他是以此作為禪淨合一的理論

 

 

頁329 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根據了。

  另外,蓮池大師是從永明延壽以來,而集禪淨融合的大成者,但在永明等諸師,仍以禪宗及淨宗為兩門,不過,為救一般淺薄禪徒的空腹高心而不事實修起見,故勸禪宗行者亦宜兼修念佛。此到蓮池大師,他就高唱禪淨不二的同歸之說了。

  在先,是禪宗帶淨土,乃是主張禪淨雙修,到此,便是禪淨一元化了,禪淨的本質,能否二宗混一,這到稍後的藕益大師的參究念佛論中,有所指摘。但是,藕益盛唱禪教律一元化,又是一個新局面,而且藕益大師也有他對淨土思想的新見解,此一問題,且留到有機會介紹藕益大師的時候再談吧。

  總之,淨土宗的思想,不是一成不變的,而且時時在變,雖然,一直數到近世的印光大師為蓮社十三祖,但在十三位祖師之間的思想觀念,卻是很有出入的。

  不過,儘管歷代淨土宗大師的思想各有出入,仍有一個萬變不離其本的原則可循,那就是戒、定、慧的三增上學,念佛的人,必須著重五戒十善乃至六度四攝的修持,否則,僅僅靠念一句阿彌陀佛,彌陀經上明明說了「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念佛念至一心不亂,或得三昧,那便是定的工夫,由持戒念佛,聞思修習,必可啟發無漏智慧,斷除生死根木的煩惱妄想。求生淨土的資糧,是信、願、行,行則固以念佛為主課,仍當以布施、持戒等為輔助。這是我

 

 

頁330 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對淨土行的看法。